[发明专利]一种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4221.8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剑;陈伟新;赖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电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0 | 分类号: | C23C14/30;C23C14/06;C23C14/18;C23C14/58 |
代理公司: | 35219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施文武;魏小霞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蒸镀 硫化锌薄膜 单质 玻璃基片 掺杂 第一层 铟铝 制备 电子束蒸镀 真空蒸镀 本征 电子束 退火 真空电子束 氩气 产品性能 基片清洗 快速退火 真空环境 震荡清洗 超声波 第三层 烘干 共掺 蒸发 | ||
1.一种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基片清洗:通过超声波反复震荡清洗玻璃基片,然后烘干玻璃基片;
本征ZnS材料第一次蒸镀:在真空环境中,通过电子束在玻璃基片上蒸镀ZnS材料,形成第一层薄膜;
铟铝掺杂:当形成第一层薄膜后,首先在第一层薄膜上真空蒸镀单质In,蒸镀单质In后,再次通过电子束蒸镀ZnS材料,形成第二层薄膜;在第二层薄膜上真空蒸镀Al单质;
本征ZnS材料第三次蒸镀:蒸镀Al单质后,再次通过电子束蒸镀ZnS材料,形成第三层薄膜,得到掺杂硫化锌薄膜;
快速退火:通过在氩气对得到的掺杂硫化锌薄膜进行退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清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玻璃基片分别通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5分钟、丙酮超声清洗15分钟、乙醇超声清洗15分钟、丙酮超声清洗15分钟、乙醇超声清洗15分钟、丙酮超声清洗15分钟、乙醇超声清洗15分钟、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5分钟后,在烘箱中烘干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薄膜及第三层薄膜的厚度均为100nm,所述第二层薄膜的厚度为40nm,所述In单质的蒸镀厚度为2.5nm,所述Al单质的蒸镀厚度为3.7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蒸镀Zns材料的蒸镀速率为所述In单质的蒸镀速率为所述Al单质的蒸镀速率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铝掺杂步骤为多次,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前一次铟铝掺杂步骤中蒸镀Al单质后,通过电子束蒸镀ZnS材料;
当蒸镀ZnS材质后,再进行下一次铟铝掺杂的In单质蒸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n单质的掺杂量为ZnS材质的0.5at.%~1.5a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单质的掺杂量为ZnS材质的4.5at.%~5.5a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退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自然冷却1小时后的掺杂硫化锌薄膜放置入橡胶塞密封的石英管中,所述橡胶塞上设有插入石英管的两个石英导气管,一个石英导气管用于向石英管倒入惰性气体,另一个是石英导气管用于将石英管内的气体向外排出;
向石英管内倒入惰性气体倒入石英管内,排出石英管内的空气;
将硫化炉加热到预设退火温度后,将石英管放入硫化炉;
恒温10分钟后,将石英管从硫化炉中取出,并进行降温冷却;
当石英管冷却完后,停止惰性气体导入石英管内,取出掺杂硫化锌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温度为450摄氏度。
10.一种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铟铝共掺硫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电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电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42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化学粗化的纳米金薄膜SERS基底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过滤管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