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2204.0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8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徒会;金在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徐丽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车身 结构 | ||
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包括:闭环构件,该闭环构件在车身的前表面上伸出以形成闭环,以使得闭环的两侧联接到在车身的两侧处的前侧构件的前端;后梁组件,该后梁组件联接到闭环构件的前部;以及下加强构件,这些下加强构件在闭环构件的下部的两侧处将闭环构件的下部连接到副车架的前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电动车辆倾向于具有相对短的外伸部(overhang),因为没有发动机安装在其车身的前部,该车身的前部对应于配备有内燃机的传统车辆的发动机舱。特别地,非常小的电动车辆倾向于具有非常短的外伸部。
如上所述,车身的非常短的外伸部有利于减小车辆的重量,但是这意味着,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中,相对地减小了由于变形而吸收冲击的空间,导致车辆的碰撞安全性显著降低。
前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而不旨在意味着本公开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能够像超小型电动汽车等那样具有短的外伸部,并且通过有效地分布和吸收由于车辆的正向碰撞而产生的碰撞载荷来改进车辆的碰撞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包括:闭环构件,其在车身的前表面上伸出以形成闭环,以使得闭环的两侧联接到在车身的两侧处的前侧构件的前端;后梁组件(back beam assembly,背部梁组件),其联接到闭环构件的前部;以及下加强构件,这些下加强构件在闭环构件的下部的两侧处将闭环构件的下部连接到副车架(subframe)的前部。
闭环构件可以是前端模块托架(module carrier)。
后梁组件可包括:后梁支撑构件,其联接到闭环构件的两侧的相应前部;以及后梁,其联接到后梁支撑构件的后部,同时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延伸。
后梁支撑构件可安装为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与前侧构件直线地对准,其中闭环构件插入其间。
闭环构件的下部可具有朝向车身的后部敞开的帽型(cap-type)横截面结构。
闭环构件的下部可设置有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钢加强插入件。
下加强构件可联接到加强插入件的后部,以将加强插入件的后部连接到副车架。
每个下加强构件可通过将位于车身内的内面板联接到位于车身外的外面板而构造,在内面板和外面板之间限定有封闭空间,并且每个下加强构件具有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棱柱形状。
在下加强构件的纵向方向上,在下加强构件的内面板的前部和外面板的前部中可布置有多个减震凸缘(shock absorbing beads)。
下加强构件的后端可具有这样的横截面结构,其是敞开的以扩大与副车架的前部联接的区域。
闭环构件、前侧构件、副车架和下加强构件可依次连接,以使得它们在车身的侧向(lateral)方向上伸出的形状在其中形成闭合曲线。
如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的,本公开可通过有效地分布和吸收由于车辆的正向碰撞而产生的碰撞载荷,使车辆的碰撞性能最大化,同时允许车辆的车身具有像在非常小的电动车辆等中一样的短的外伸结构。
从本文提供的描述中,进一步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描述和具体实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可很好地理解本公开,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通过实例给出的本公开的各种形式,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2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回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通过反馈控制鳍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