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低热预算栅极堆叠体的pMOS晶体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1509.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J·弗兰蔻;有村拓晃;B·卡塞 | 申请(专利权)人: | IMEC非营利协会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江磊;蔡文清 |
地址: | 比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低热 预算 栅极 堆叠 pmos 晶体管 | ||
p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包括栅极堆叠体,所述栅极堆叠体包括:基材上的含有硅氧化物的介电中间层,其中,介电中间层的厚度小于1nm;介电常数高于介电中间层的高k介电层;在介电中间层和高k介电层之间并且与介电中间层直接接触的第一偶极形成封盖层,用于使高k电介质层的高k带隙相对于基材的价带向下偏移,其中第一偶极形成封盖层的厚度小于2nm;在高k介电层上方的至少一种功函数金属。有利的是,pMOS晶体管包括低的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NBTI)和高的可靠性,而无需使用可靠性退火,这使得pMOS晶体管适用于用作后道工序(BEOL)器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11月30日提交的欧洲申请号EP 18209442.5的外国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技术大致涉及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更具体地说,涉及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足够小的低热预算栅极堆叠体设计,用于在超薄有效氧化物厚度下器件可靠运行。
相关技术说明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MOSFET)晶体管有许多不同的架构。栅极第一集成物最初包括高k材料和金属栅极的沉积,以形成栅极堆叠体。该集成物还包括在形成高k材料和金属栅极后沉积源极和漏极。在该过程中,包括高k材料和金属栅极的栅极堆叠体经受源极/漏极(S/D)激活退火。该源极/漏极(S/D)激活退火可以在约1100℃下进行,并且对于金属功函数(即,阈值电压(V阈(Vth))控制)可能是有害的。
某些发明方面的概述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可靠的pMOS栅极堆叠体以及用于生产其的方法。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可靠的CMOS器件以及用于生产其的方法。
通过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和器件实现上述目的。如本文所述,栅极堆叠体是指包括形成于通道上方(叠置式)的栅极电介质和形成于栅极电介质上方(叠置式)的用于影响通道的栅电极。
在第一方面中,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包括栅极堆叠体的p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栅极堆叠体包括:基材上的含有硅氧化物的介电中间层,其中,介电中间层的厚度小于1nm;介电常数高于介电中间层的高k介电层;在介电中间层和高k介电层之间并且与介电中间层直接接触的第一偶极形成封盖层,用于使高k电介质层的高k带隙相对于基材的价带向下偏移,其中第一偶极形成封盖层的厚度小于2nm;在高k介电层上方的至少一种功函数金属(work function metal)。
直接接触包括直接物理接触,所以在第一偶极形成封盖层和介电层之间不存在其他层。
有利的是,通过在介电中间层和高k介电层之间引入第一偶极形成封盖层,用于使高k电介质层的高k带隙相对于基材的价带向下偏移,来改进可靠性。由于介电中间层厚度小于1nm,这改进了可靠性,因此,与(较薄)介电中间层中的陷阱相比,(较厚)高k介电层中的陷阱影响了器件可靠性。高k介电层的厚度可以是例如大于1nm,或者甚至大于1.5nm,或者甚至高达3nm,例如2nm。
进一步有利的是,能够以较低的热预算工艺流程实现了p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的负BTI(NBTI)可靠性,而无需与某些CMOS集成(例如,晶体管层(tier)的顺续三维(3D)堆叠)不兼容的高温“可靠性退火”。该改进可以归因于界面偶极子(interfacedipole)的形成,该偶极子位移了高k陷阱相对于硅(Si)价带的能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偶极形成封盖层(DIP)的厚度小于1nm。大于该厚度时,虽然厚度继续增加,但偶极效应可能不会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MEC非营利协会,未经IMEC非营利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1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