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机的新型开式齿轮径向密封机构及密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643.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5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高成;马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马龙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9 | 分类号: | 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32333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齿轮 齿轮罩 径向密封机构 径向密封 开式齿轮 磨机 密封 平行 密封技术领域 齿轮端面 齿轮径向 齿轮轮缘 转动平面 漏油 垂直 抵触 | ||
本发明属于齿轮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机的新型开式齿轮径向密封机构及密封方法,本装置包括:齿轮、设置在齿轮两侧的与齿轮平行的齿轮罩和垂直于齿轮端面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其中所述齿轮罩与第一密封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以及所述第二密封圈沿齿轮径向抵触在第一密封圈上,以使第二密封圈与齿轮的转动平面平行,以径向密封齿轮,本磨机的新型开式齿轮径向密封机构及密封方法,以简便的实现齿轮轮缘径向密封,避免磨机运行时齿轮罩漏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机的新型开式齿轮径向密封机构及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开式齿轮用于低速重载的工作场合,其工作环境环境恶劣,润滑条件较差,运行过程中粉尘、油污一旦进入油池,极易造成齿轮过早的磨损。由于磨机的齿轮罩直径大、宽度小、刚度差、不加工。这些原因造成密封困难,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油、粉尘污染润滑油等现象。
以下为目前磨机常用的齿轮罩密封形式:
图1为一种常用的端面密封形式,此密封采用的密封介质为半粗密封毛毡’62,密封毛毡’62通过压板’63固定在齿轮罩’61上,磨机运行时,齿轮’64与密封毛毡’62摩擦实现密封。此密封优点为结构简单,制作费用较低,前期密封毛毡’62未磨损时,密封效果理想。一旦磨损极易造成漏油甚至粉尘进出入油齿。
图2为一种常用的径向密封形式,密封毛毡”73通过U型密封槽”72固定,与齿轮”75轮缘之间实现径向密封。磨机运行时,润滑油从两齿之间流出,流入U型密封槽”72中,顺U型密封槽”72重新回流至油池中。其密封效果优于图1。但其安装较为繁琐,密封法兰”74的安装空间较小,运行时若螺栓松动,易从螺栓孔中渗油,且不易紧固,更换密封毛毡”73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开式齿轮径向密封机构装置及密封方法,以简便的实现齿轮轮缘密封,避免磨机运行时齿轮罩漏油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磨机的新型开式齿轮径向密封机构,包括:
齿轮、设置在齿轮两侧的与齿轮平行的齿轮罩和垂直于齿轮端面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其中
所述齿轮罩与第一密封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以及
所述第二密封圈沿齿轮径向抵触在第一密封圈上,以使第二密封圈与齿轮的转动平面平行,以径向密封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圈为唇式密封圈,且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唇部抵触在第一密封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U型导油槽,以使大部分润滑油沿导油槽回落至齿轮罩底部的油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靠近导油槽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油板,以使剩余润滑油导入齿轮罩底部的油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靠近齿轮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以及
所述橡胶垫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于齿轮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罩的外侧设置有压板;以及
所述第二密封圈夹设在齿轮罩与压板之间;
所述齿轮罩与压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以夹紧固定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密封圈,以挡住粉尘进入齿轮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远离齿轮的一端设置有防尘板;
所述第三密封圈呈L型,以使第三密封圈与防尘板之间形成迷宫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开式齿轮径向密封机构方法,
齿轮罩与第一密封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马龙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马龙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