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麦克风与喇叭组合模组、耳机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7650.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9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芳庆;徐昌荣;丁越;徐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08;H04R5/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伟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克风 喇叭 组合 模组 耳机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克风与喇叭组合模组、耳机及终端设备。该麦克风与喇叭组合模组包括麦克风、喇叭和PCB,其中,麦克风具有麦克风前腔,喇叭具有喇叭前腔,麦克风前腔和喇叭前腔连通;麦克风和喇叭设置于PCB上,PCB上设置有信号处理单元,麦克风和喇叭分别与信号处理芯片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将麦克风和喇叭设置于PCB上且使麦克风前腔和喇叭前腔连通,从而使得麦克风和喇叭能够共用前腔,如此可提高麦克风和喇叭的空间利用率,进而解决了喇叭与麦克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克风与喇叭组合模组、耳机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TWS(True Wir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无线蓝牙耳机技术的发展,TWS耳机包括众多传感器,因此导致耳机元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耳机的内部空间也越来越紧张。
为了获得良好的上行通话效果以及ANC(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主动降噪)的反馈信号拾取需求,通常在喇叭(又称为扬声器)与耳道间设置有麦克风。利用麦克风拾取周围的噪声信号,并通过电路将此噪声信号反向后传输给喇叭,由喇叭输出的反向噪声信号与直接进入耳朵的噪声信号相抵消,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降噪)耳机的剖面示意图。该耳机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喇叭2'的磁路系统21'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喇叭2'的振膜22'与第二壳体12'形成喇叭2'的前腔13'。喇叭2'与麦克风3'为独立设置的器件,麦克风3'固定于PCB4'(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上,PCB4'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外部,喇叭2'和PCB4'之间通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由于麦克风3'的设置方式,导致了喇叭2'的前腔13'被挤压,而使得前腔13'的出声通道131'的横截面积减小,因此会影响喇叭2'的高频响应,从而牺牲了耳机的高频音效。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麦克风与喇叭组合模组、耳机及终端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麦克风与喇叭组合模组、耳机及终端设备,以解决喇叭与麦克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麦克风与喇叭组合模组,包括:
麦克风,具有麦克风前腔;
喇叭,具有喇叭前腔,所述麦克风前腔和所述喇叭前腔连通;
印刷电路板,所述麦克风和所述喇叭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信号处理单元,所述麦克风和所述喇叭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单元电连接。通过将麦克风的麦克风前腔和喇叭的喇叭前腔连通,使得麦克风和喇叭能够共用前腔,如此可提高麦克风和喇叭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麦克风和所述喇叭为分体设置,例如可以是独立且沿垂直于出音方向错开设置,还可以是独立且沿出音方向错开设置,如此均可提高麦克风和喇叭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麦克风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振膜和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一基底;
所述麦克风与喇叭组合模组包括第一PCB,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基底固定于所述第一PCB上,所述外壳、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一PCB之间形成所述麦克风前腔;
所述喇叭包括第二振膜和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基底,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形成喇叭后腔,所述第二振膜相对所述喇叭后腔相反的一侧形成所述喇叭前腔;
所述第一PCB和所述第二基底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通过第一PCB和第二基底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如此能够实现麦克风和喇叭中信号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温部件、终端及均温部件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餐厅自助服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