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半铜孔的印制线路板成型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5109.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2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柯建泉;魏志杰;王长泰;李生乐;高武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鸿鹭联创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建科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半铜孔 印制 线路板 成型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具有半铜孔的印制线路板成型加工方法,涉及印制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S1、内槽粗锣;S2、正刃铣刀切削;S3、正刃铣刀抬刀;S4、正刃铣刀下刀;S5、重复步骤S2‑S4,直到完成所有孔壁的正向切削;S6、反刃铣刀切削;S7、反刃铣刀抬刀;S8、反刃铣刀下刀;S9、重复步骤S6‑S8,直到完成所有孔壁的反向切削。本发明与常规的半铜孔加工方法相比,可省去鍍錫、一次成型、酸洗、碱洗等四道工序,大大节约了加工成本;且一次成型即可规避半铜孔毛刺问题,与常规毛刺去除工艺相比,一次加工,表面质量更优,提高印制线路板制程中文字、防焊油墨等工序的加工可靠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制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半铜孔的印制线路板成型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留半铜孔的方式广泛应用于印制线路板的设计中,而该设计会给后续的成型工序带来很大的加工难度。目前常规的半铜孔加工方式为:首先是镀锡工序,然后按照半孔槽距的大小直接确认加工铣刀的直径,一刀成型,之后再通过酸洗去掉铜拉丝,最后通过碱洗去掉铜表面的保护锡。由于印制线路板的不完整性,存在镂空孔槽,造成后工序文字、防焊油墨一定的不可靠性。
由于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按照常规方式加工时,玻璃纤维和铜丝在半铜孔处缺少着力点,容易因产生避让而形成拉丝;并且半孔处的拉丝会造成后工序的电镀塞孔等问题。现有的加工方式基本上无法较好的规避拉丝问题,只能通过增加人工检修和清理才能够去除拉丝,降低了加工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半铜孔的印制线路板成型加工方法。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一种具有半铜孔的印制线路板成型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内槽粗锣,先通过粗铣刀对印制线路板粗锣开槽,用以减少后续工序对正刃铣刀和反刃铣刀的损耗;
S2、正刃铣刀切削,正刃铣刀按顺时针方向进给,切削其中两个相邻半孔的孔壁;
S3、正刃铣刀抬刀,当步骤S2中正刃铣刀的中心距离下一孔壁的距离L3≥0.10mm时,将正刃铣刀斜向抬起,保留部分孔壁供反刃铣刀进一步切削;
S4、正刃铣刀下刀,按照步骤S3中相同的抬起角度,将正刃铣刀斜向下刀,对下一个孔壁进行切削;
S5、重复步骤S2-S4,直到完成所有孔壁的正向切削;
S6、反刃铣刀切削,对步骤5完成切削的印制线路板,进一步通过反刃铣刀按逆时针方向进给,切削其中两个相邻半孔的残留孔壁,与所述步骤S2中正刃铣刀切削方式相同;
S7、反刃铣刀抬刀,与所述步骤S3中正刃铣刀抬刀方式相同;
S8、反刃铣刀下刀,与所述步骤S4中正刃铣刀下刀方式相同;
S9、重复步骤S6-S8,直到完成所有孔壁的反向切削。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粗锣开槽的槽宽H2与所述粗铣刀的直径D1的大小关系为:H2=D1,印制线路板所需的成品槽宽H1与粗锣开槽的槽宽H2的大小关系为:(H1-H2)/2≥0.200mm,用以保证所述正刃铣刀和反刃铣刀的精修余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所述正刃铣刀切削完一个孔壁后,所述正刃铣刀的中心点A需超过孔壁的中线。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所述正刃铣刀的直径为d,抬起的高度H为:H≤(H1+H2)/2-d,且所述正刃铣刀斜向抬起的角度β为:45°≤β≤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鸿鹭联创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鸿鹭联创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