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果脯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9835.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余元善;余洋洋;徐玉娟;吴继军;邹波;程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G3/36 |
代理公司: | 44493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允辉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梨 刺梨果脯 分类 原料利用率 放入 清洗 柠檬酸 果脯加工 水中浸泡 蜂蜜 沥干 去皮 浸泡 取出 新鲜 | ||
本发明属于果脯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刺梨果脯的加工工艺,针对现有的刺梨果脯的加工工艺中,加工工艺复杂,而且原料利用率低,不能够对大小不同的刺梨进行分类,导致制得的刺梨果脯大小不同,口感差异较大,而且口感不好,从而影响销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新鲜的刺梨,并根据大小对其进行分类;S2:对分类后的刺梨进行去皮清洗;S3:将清洗后的刺梨放入柠檬酸中浸泡2‑4h,然后放入蜂蜜水中浸泡3‑5h,取出沥干,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而且原料利用率高,能够对大小不同的刺梨进行分类,使得制得的刺梨果脯大小相同,口感差异较小,而且口感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刺梨果脯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刺梨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别名刺菠萝、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一种稀有的果实。
目前的刺梨果脯的加工工艺中,加工工艺复杂,而且原料利用率低,不能够对大小不同的刺梨进行分类,导致制得的刺梨果脯大小不同,口感差异较大,而且口感不好,从而影响销量。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刺梨果脯的加工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刺梨果脯的加工工艺,解决了目前的刺梨果脯的加工工艺中,加工工艺复杂,而且原料利用率低,不能够对大小不同的刺梨进行分类,导致制得的刺梨果脯大小不同,口感差异较大,而且口感不好,从而影响销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刺梨果脯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新鲜的刺梨,并根据大小对其进行分类;
S2:对分类后的刺梨进行去皮清洗;
S3:将清洗后的刺梨放入柠檬酸中浸泡2-4h,然后放入蜂蜜水中浸泡3-5h,取出沥干;
S4:将沥干后的刺梨放在摊晾架上,摊晾3-4d;
S5:将摊晾后的刺梨放入沸水中煮制5-8min,然后捞出放入冰水中冷却;
S6:准备白砂糖、麦芽糖和水,将白砂糖、麦芽糖和水混合,并煮沸,然后放入冰水冷却后的刺梨,煮制40-60min;
S7:将煮制后的刺梨放入烘干箱中,烘干6-8h;
S8:取出,然后置于常温的通风环境中自然冷却,并放置10-12h;
S9:在表面撒上白砂糖,然后进行包装,完成刺梨果脯的加工。
优选的,所述S1中,选用新鲜的刺梨,并根据大小对其进行分类,将直径为2-2.5㎝的刺梨分为小型刺梨,将直径为2.5-3.5㎝的刺梨分为中型刺梨,将直径为3.5-4㎝的刺梨分为大型刺梨。
优选的,所述S3中,将清洗后的刺梨放入浓度为2.5%-5%的柠檬酸中浸泡2-4h,然后放入浓度为80%-90%的蜂蜜水中浸泡3-5h,取出沥干。
优选的,所述S3中,将清洗后的刺梨放入浓度为2.5%-5%的柠檬酸中,在超声功率为120-160W、温度为40-44℃的条件下超声波浸泡2-4h,然后放入浓度为80%-90%的蜂蜜水中,在超声功率为160-180W、温度为50-55℃的条件下超声波浸泡3-5h,取出沥干。
优选的,所述S4中,将沥干后的刺梨放在摊晾架上,平铺厚度为1-2cm,以75-80%湿度和15-25℃条件下摊晾,摊晾3-4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