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甲基化的检测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8381.0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堂杰;王益民;周巧;曹叶;何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58 | 分类号: | C12Q1/68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41002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 甲基化 检测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通过用限制性内切酶BstUI消化含有目标基因的待测样品,然后对酶切产物进行PCR扩增,根据PCR扩增结果判断目标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本发明方法通过对PCR引物的独特设计,大大提升了基因甲基化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甲基化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DNA甲基化是指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CG两个核苷酸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形成5-甲基胞嘧啶,这常见于基因的5'-CG-3'序列。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在肿瘤发生时,抑癌基因CpG岛以外的CpG序列非甲基化程度增加,CpG岛中的CpG则呈高度甲基化状态,导致抑癌基因表达的下降。因此,研究基因的甲基化对癌症的早期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结直肠癌为例,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伴随着众多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区域的甲基化,这为我们开发新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FDA已经于2014年批准产品Cologuard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检测标志物包含BMP3和NDRG4基因甲基化,该产品主要面向北美地区的人群。在我国,血浆游离DNA中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以及粪便DNA中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用于结直肠癌辅助诊断的两个产品已经获批上市,这有助于进行大范围的开展结直肠癌的早诊早筛工作。
虽然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产品已经获批用于临床,但是目前的产品普遍存在检测标志物单一、方法为传统的亚硫酸盐转化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因此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还有待提升。
传统的亚硫酸盐转化是利用亚硫酸盐将核酸中未甲基化的胞嘧啶(C)转化为脲嘧啶(U),而甲基化的胞嘧啶则保持不变,转化后甲基化的CpG岛和未甲基化CpG岛就存在明显的序列差异性,通过设计甲基化特异性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就可以检测样本核酸中是否存在目标基因甲基化,该方法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但是,亚硫酸盐转化会造成DNA严重碎片化,且纯化后会造成大量的DNA损失,因此会极大的影响检测灵敏度,造成假阴性检测结果。
此外,血浆游离DNA来自于人体周身且浓度极低,来源于肠道肿瘤细胞的DNA更微量且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粪便核酸主要为肠道菌群DNA,其包含的人源性DNA来自于整个消化道脱落细胞及其降解释放的DNA,所占比例仅为全部DNA的1%不到,来源于肿瘤细胞的DNA所占比例就更低了。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本就微量的样本DNA进行检测达到提升灵敏度的目的就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别于传统的亚硫酸盐转化的方法,结合独特的引物设计进行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大大提升了基因甲基化的检测灵敏度。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限制性内切酶BstUI消化含有目标基因的待测样品,得到酶切产物;
(2)步骤(1)得到的酶切产物进行PCR扩增,PCR扩增引物组包括目标基因引物组,目标基因引物组的上游引物和/或下游引物的3’末端为“CGC”、“CGCG”或“CGCG”及其之后模板序列的1到2个碱基,优选为“CGC”;此外,引物序列所包含的“CGCG”位点个数可根据具体模板序列进行选择,优选的包含“CGCG”位点数越多,其特异性越高,但需考虑引物的GC比例;
(3)根据PCR扩增结果判断目标基因的甲基化情况。
优选地,目标基因引物组的扩增子包含至少一个“CGCG”位点。上下游引物之间“CGCG”位点的数目可根据目标序列进行选择,优选的扩增区域覆盖的“CGCG”位点数越多扩增特异性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8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