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浮游生物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2082.8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勋;刘绍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渔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18;A23K10/12;C12N1/12;C02F3/34;C12R1/89;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彭友谊 |
地址: | 414100 湖南省岳阳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浮游生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浮游生物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水产动物养殖领域,所述组合物的组分及质量份数为发酵后的菜粕或菜饼10~40份、棉粕10~40份、豆粕10~40份、酵母培养液喷干粉30~60份、乳酸菌≥109~1010cfu/g、芽孢杆菌≥109~1010cfu/g。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饼粕类混合均匀粉碎,添加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植酸酶进行发酵酶解,所得发酵物烘干至水分的质量比小于8%,然后超微粉碎;再添加酵母培养液喷干粉、乳酸菌、芽孢杆菌混合均匀。本发明组合物中添加芽孢杆菌、乳酸菌可在水体繁殖净化水质,亦可形成生物絮团,为浮游动物提供丰富饵料,益生菌可通过浮游动物饵料进入水产动物体内,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度和消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养殖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培养浮游生物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消费日益增加。而苗种培育是影响水产养殖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水产动物的苗种开口饵料和苗种培养阶段的饵料生物丰度是影响苗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小龙虾、河蟹及各种鱼类苗种等品种的开口饵料、幼体饵料基本靠鲜活的浮游生物,而大规模、高密度培养饵料型浮游生物的高性价比产品缺乏,制约了产业发展和提高了养殖户的成本。
传统的培育浮游生物的产品或方案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芽孢杆菌、酵母菌为主的微生物培育浮游动物,另一种是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培养浮游植物。第一种方案使用单独微生物培养浮游动物的缺点是成本较高,而且高浓度的微生物菌类还会抑制藻类的生长。第二种方案的缺点是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 繁殖的少、周期长,而且常用的动物粪便有机肥带来水质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培养浮游生物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组合物可为滤食性、杂食性养殖动物提供丰富的浮游生物。小龙虾、河蟹及鱼类苗种的饵料以水体浮游动物及生物絮团(含有单胞藻、益生菌为主体),鲜活的浮游动物如枝角类、轮虫等是水产动物优质的开口饵料及幼体期饵料,生物絮团中单胞藻、益生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虾青素等营养物质,且利于虾类消化。该发明的水产动物生物饵料培养物可迅速培养养殖水体浮游动物及单胞藻,为小龙虾、河蟹及鱼类苗种提供优质饵料,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培养浮游生物的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的组分及质量份数为发酵后的菜粕(饼)10~40份、棉粕10~40份、豆粕10~40份、酵母培养液喷干粉30~60 份、乳酸菌≥109~1010cfu/g、芽孢杆菌≥109~1010cfu/g。
上述添加剂制备方法为菜粕(饼)10~40份、棉粕10~40份、豆粕10~40 份混合均匀粉碎至40目,添加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植酸酶进行发酵酶解,所得发酵物烘干至水分小于8%,然后超微粉碎至80~120目;再添加酵母培养液喷干粉30~60份、乳酸菌≥109~1010cfu/g、芽孢杆菌≥109~1010cfu/g,混合均匀。
本发明使用的菜粕(饼)营养价值为:粗蛋白32~35%,粗脂肪3.0~3.5%,粗灰分6.0~6.5%;
进一步,所述棉粕营养成分为:粗蛋白35~37%,粗脂肪7.0~8.0%,粗灰分 5.0~6.0%;
进一步,所述豆粕营养成分为:粗蛋白42~45%,粗脂肪1.5~2.0%,粗灰分 6.0~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渔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岳阳渔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锅炉烟气氨法脱硫氧化配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