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807.X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石红丽;张杰;任宪峰;俞伟祖;马莉;石涵羽;张志尧;樊梦原;郑利君;王慧;李源;李文清;白皓雪;皇永胜;王旭;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35 | 分类号: | A23L33/135;A23P10/30;A23P1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邹宗亮;牟科 |
地址: | 0115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生菌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益生菌微胶囊,所述益生菌微胶囊具有一层或多层包埋结构,包括:菌芯颗粒和任选的至少一层包覆所述菌芯颗粒的外壳,
其中,所述菌芯颗粒包括芯材和第一层壁材,所述芯材包括一种或多种益生菌粉或菌泥,所述芯材被所述第一层壁材所包覆,以及
所述至少一层包覆所述菌芯颗粒的外壳包括一层、两层或更多层壁材,分别为第二层壁材、第三层壁材或者更多层壁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微胶囊,其中,以1000重量份的干粒微胶囊为基准,上述微胶囊的组成的重量比例为:菌泥或菌粉50至500重量份;第一层壁材为约0~950重量份优选约150至950重量份或0~350重量份;第二层壁材为约约0~950重量份优选约150至950重量份或0~350重量份;第三层壁材为约0至350重量份;第四层壁材为约0至25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益生菌微胶囊,第一层包衣后得到的菌芯颗粒外径为约50~约300μm,双层或多层微胶囊外径为约100~约5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益生菌微胶囊,所述壁材选自所述壁材选自下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植物蛋白,例如大豆蛋白、大米蛋白、小麦蛋白、玉米蛋白等;优选为玉米蛋白,或
动物蛋白,例如乳清蛋白、酪蛋白等;优选浓缩乳清蛋白(WPC)、分离乳清蛋白(WPI)或乳清蛋白肽,尤其优选分离乳清蛋白(WPI);或者
油脂,例如熔点为40℃以上的油脂,优选熔点为40-50℃的油脂,尤其优选棕榈油、中链甘油酯(MCT)、氢化油脂(如:氢化棕榈油、硬化油、氢化大豆油)、卵磷脂、代可可脂、棕榈油甘油单酯、椰子油、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或者
其他材料,例如海藻酸钠、虫胶、CMC-Na、胶凝糖、黄原胶、k-角叉菜胶、醋酸邻苯二甲酸纤维素、麦芽糊精、淀粉、糊精、蔗糖、乳糖、葡聚糖、玉米糖浆、果胶、阿拉伯胶、壳聚糖、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魔芋胶、卡拉胶、蜡质或明胶等。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益生菌微胶囊,所述壁材选自乳清蛋白或者油脂,尤其优选WPI或者MCT。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益生菌微胶囊,所述益生菌选自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德氏乳杆菌乳亚种、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凝结芽孢杆菌等益生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益生菌微胶囊具有一层或多层包埋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单层微胶囊制备:将菌粉或菌泥与第一壁材等材料均匀混合并任选经固化、过滤收集湿粒,然后进行干燥得到单层微胶囊干粒;和任选的
(2)多层微胶囊制备:将上述单层微胶囊干粒作为菌芯颗粒,在菌芯颗粒外均匀涂布一层壁材,并任选喷涂固化液使胶囊壁固化,将所制微胶囊干燥,收集双层微胶囊干粒或者将其继续再次或多次包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8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CD20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 下一篇:有机发光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