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拱形组合结构的再生塑料装配式人行道面板及其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4166.8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裴建中;黄建友;赵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5/2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拱形 组合 结构 再生 塑料 装配式 人行道 面板 及其 铺设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拱形组合结构的再生塑料装配式人行道面板及其铺设方法,属于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其具体包括面板结构,面板结构正对路基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拱形槽,拱形槽的横截面为倒立的U型,拱形槽的下方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面板结构的半工字型支承单元。本发明的面板结构是通过回收的废旧塑料预制成型的,其铺设方法操作简单,而且表面平整度好,具有一定的抗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拱形组合结构的再生塑料装配式人行道面板及其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废旧塑料的降解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污染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对于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更加稠密,对于城市人行道路的建设和人行道路的养护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城市道路的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人行道路面板大都采用土石材料建造而成,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石材资源,而且道路表面容易出现开裂破损现象,同时,面板与路基之间容易出现脱空,且道路表面抗滑性不好,影响行人的出行及安全。
2、现有的人行道板尺寸较小,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铺设效率低,且铺设路面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施工人员的技术不行,铺设出来的道路表面不平整。
3、现有的人行道结构下面设置城市管网时需要埋设管道,将城市管网穿过管道,这样设置不仅埋设管道和安装管网麻烦,而且在对城市管网进行维修需要挖开路面板,凿开管道,不仅操作过程复杂,而且还会长时间影响路面的交通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拱形组合结构的再生塑料装配式人行道面板及其铺设方法,利用了拱形优良的受力特征结合半工字型结构,可以极大的减小面板自重;面板在制作时,先用模具在塑料预制厂房内预制成型,再运输到需铺设的现场进行铺设,面板结构是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制成的,实现了废塑料的回收利用,节约了石料资源,且铺设过程操作简单。其具体技术方案及铺设方法如下:
一种基于拱形组合结构的再生塑料装配式人行道面板,包括面板结构,所述面板结构正对路基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拱形槽,所述拱形槽的横截面为倒立的U型,所述拱形槽的下方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面板结构的半工字型支承单元。
进一步限定,所述面板结构还包括管线通道,所述管线通道被拱形槽和半工字型支承单元包围。
进一步限定,所述面板结构的长度为80~100cm,所述拱形槽的横向跨度为20~30cm,拱高5~10cm,拱顶到面板结构上端面的距离为10~20cm,相邻拱形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30~50cm。
进一步限定,所述半工字型支承单元包括支承柱以及连接在支承柱下端的支承底座。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承柱的宽度为2~3cm,高度为25~40cm,所述支承底座的高度为5~10cm,所述支承底座的宽度为支承柱宽度的2~4倍。
进一步限定,所述面板结构的弹性模量为700~1100MPa。
进一步限定,所述面板结构的上表面刻有防滑槽。
进一步限定,所述防滑槽的槽宽为2~3mm,槽深为5~10mm,沿宽度方向防滑槽之间的间隔为2~3cm。
上述基于拱形组合结构的再生塑料装配式人行道面板实现人行道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理路基的上端面,在路基的上端面对各个面板结构的安装位置进行划分,并标出管线通道的位置;
2)将城市管网布置在管线通道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4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