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甲醇舱柜惰化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6191.1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晏志清;王正钧;晏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38 | 分类号: | B63H21/38 |
代理公司: | 44214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28462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惰化 氧气浓度传感器 截止止回阀 依次连接 电磁阀 舱柜 船舶 反馈电信号 减压止回阀 操作管理 氮气供应 电磁阀电 输出模块 输入模块 输出端 有压力 真空阀 预设 连通 氧气 应用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操作管理简单的船舶甲醇舱柜惰化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模块、甲醇舱以及输出模块,所述船舶甲醇舱柜惰化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氮气供应设备、减压止回阀、电磁阀以及截止止回阀,所述截止止回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甲醇舱连通,所述甲醇舱内设置有与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的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当所述甲醇舱内的氧气浓度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反馈电信号使所述电磁阀启动,所述甲醇舱上设置有压力真空阀。本发明应用于惰化系统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惰化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甲醇舱柜惰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运输甲醇的船舶或以甲醇作为船用发动机燃料的船舶上,因甲醇的低闪点、易燃易爆等特性,必须做好十足的安全防范工作,以防止装有甲醇的舱柜在进入空气达到可燃浓度后发生爆炸,因此,甲醇燃料舱需进行惰化以防止氧气浓度的增加达到可燃爆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且操作管理简单的船舶甲醇舱柜惰化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模块、甲醇舱以及输出模块,所述船舶甲醇舱柜惰化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氮气供应设备、减压止回阀、电磁阀以及截止止回阀,所述截止止回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甲醇舱连通,所述甲醇舱内设置有与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的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当所述甲醇舱内的氧气浓度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反馈电信号使所述电磁阀启动,所述甲醇舱上设置有压力真空阀。
由上述方案可见,当所述甲醇舱内的压力降低时所述压力真空阀会吸入空气平衡舱内的压力,通过设置所述氮气供应设备提供惰性气体防止氧气浓度达到可燃界限。通过在所述甲醇舱内设置所述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进行氧气浓度的检测,当浓度到达预设值时启动所述电磁阀对所述甲醇舱充入惰性气体,平衡所述甲醇舱内的压力并进行惰化。实现自动惰化,减少人工操作,使管理更简单,同时通过自动检测实现在无人值守时仍能够保证安全可靠。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氮气供应设备为制氮机或氮气瓶。
由上述方案可见,制氮机适用于大型船舶的甲醇舱惰化,氮气瓶则适用于小型船舶的使用。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甲醇舱内还设置有第二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预设值高于所述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甲醇舱外部设置有声光警报器,所述第二氧气浓度传感器与所述声光警报器电性连接,所述船舶甲醇舱柜惰化系统还包括遥控截止阀,所述氮气供应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遥控截止阀相连通,所述遥控截止阀的输出端连接有供应软管,所述供应软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快速接头,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相适配的第二快速接头。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氧气浓度传感器实现氧气的浓度过高时的警报,防止所述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出故障无法启动电磁阀导致所述甲醇舱内氧气浓度过高的情况发生,同时设置所述遥控截止阀和供应软管实现手动充氮降低箱内的氧气浓度,增加惰化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手动冲氮还应用于初次使用箱体、加注、扫舱以及管路惰化中。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输入模块包括注入头,所述注入头通过输入管道与所述甲醇舱连通,所述第二快速接头设置在所述注入头与所述甲醇舱之间。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所述输入模块处设置所述第二快速接头实现手动充氮惰化,同时在初次使用箱体、加注、扫舱以及管路惰化时手动充氮降低管路系统中氧气浓度。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甲醇舱上的输出供应阀和输出管道,所述第二快速接头设置在所述输出管道上,所述输出管道内部还设置有第三氧气浓度传感器。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所述输出管道内设置所述第三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输出的甲醇中的氧气浓度,当氧气浓度到达预设值时反馈电信号给所述电磁阀,进行充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