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自动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3430.4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6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国;张艺;杨尚明;李巧勤;华尔江;泽翁拥忠;降拥四郎;杜春慧;朱嘉静;郑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N3/04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选中<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液颜色 自动识别 尿液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 预处理技术 模型识别 图像构建 训练数据 医师诊断 原始像素 自动学习 算法 学习 标注 采集 节约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尿液图像,并对每幅图像进行标注;
S2、根据所述尿液图像构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尿液颜色识别模型;
S3、根据所述尿液颜色识别模型识别尿液颜色特征,从而完成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的自动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每幅图像进行标注,其具体为:
将所采集的尿液图像标注为黄色、白色、红色、赤色、褐色、黑色、绿色、青色以及蓝色图像,并将所有尿液图像调整至224×224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构建的尿液颜色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层、第一卷积单元C1、第二卷积单元C2、第三卷积单元C3、第四卷积单元C4、第五卷积单元C5、第一全连接单元FC1、第二全连接单元FC2、第三全连接单元FC3以及输出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积单元C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卷积层Conv1、第一非线性层Relu1以及第一池化层Pool1,所述第一卷积层Conv1包括大小为11×11,步长为4的96个卷积核,所述第一池化层Pool1的步长为2;
所述第二卷积单元C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卷积层Conv2、第二非线性层Relu2以及第二池化层Pool2,所述第二卷积层Conv2包括大小为5×5,步长为1的256个卷积核,所述第二池化层Pool2的步长为2;
所述第三卷积单元C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卷积层Conv3和第三非线性层Relu3,所述第三卷积层Conv3包括大小为3×3,步长为1的384个卷积核;
所述第四卷积单元C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卷积层Conv4和第四非线性层Relu4,所述第四卷积层Conv4包括大小为3×3,步长为1的384个卷积核;
所述第五卷积单元C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卷积层Conv5、第五非线性层Relu5以及第三池化层Pool3,所述第五卷积层Conv5包括大小为3×3,步长为1的256个卷积核,所述第三池化层Pool3的步长为2;
所述第一全连接单元FC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全连接层fc1和第六非线性层Relu6;
所述第二全连接单元FC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全连接层fc2和第七非线性层Relu7;
所述第三全连接单元FC3包括与所述输出层连接的第三全连接层fc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积层Conv1、第二卷积层Conv2、第三卷积层Conv3、第四卷积层Conv4以及第五卷积层Conv5的输出映射均为:
其中,Ml-1表示输入的尿液颜色的特征数量,l和m分别表示层数和尿液特征图的索引,n表示滤波器的索引,表示滤波器,*表示卷积操作,表示第m层的第l个尿液输入向量,表示第l层的第n个尿液输出特征的偏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线性层Relu1、第二非线性层Relu2、第三非线性层Relu3、第四非线性层Relu4、第五非线性层Relu5、第六非线性层Relu6以及第七非线性层Relu7的激活函数f(y)均为:
f(y)=max(0,y)
其中,y表示当前层的输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根据所述尿液颜色识别模型,利用softmax函数预测输入尿液图像在九类尿液颜色上的概率分布,从而完成基于深度学习的藏医尿液颜色的自动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4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