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明轮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5808.6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杜振煌;吴巧瑞;郁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04 | 分类号: | B63H1/04;B63H21/17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用明轮 推进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明轮推进器,涉及明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驱动轴及从动轴,主驱动轴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从动轴,主驱动轴上安装有轮辐一,从动轴上安装有轮辐二,其特征是:轮辐一及轮辐二之间安装有连杆,连杆的一端穿出轮辐一并固定有蹼板,连杆与轮辐一及轮辐二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进而在轮辐一及轮辐二同步转动时,连杆不转动使蹼板保持直立状态,连杆连接有蹼板角度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明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用明轮推进器。
背景技术
目前,明轮船具有吃水浅、转弯半径小、低速机动性好的特点,在水草密集水域不怕缠绕,在水环境维护和水产养殖方面,明轮推进器具有独特的优势。
明轮推进器在实际中使用有两种型式:定蹼明轮和动蹼明轮。定蹼明轮构造简单,造价低廉,但蹼板入水时易产生拍水现象,而在出水时又产生提水现象,因而浪费了大部分能量,效率较低。动蹼明轮可以借偏心装置控制蹼板,以调节出水和入水的角度,消除了定蹼明轮缺点,故其效率较高,但其构造较为复杂。
公告号为CN 10324135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明轮轴,被支撑于所述双体船上,在所述明轮轴上固定设置两个轮盘,在两个所述轮盘之间固定设置多片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双体船之间,所述明轮轴由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驱动。
公告号为CN 10319296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明轮推进器,包括船体、伸出船体两侧的明轮主轴(8)、装在明轮主轴上的一级明轮(6)和二级明轮(1),各明轮圆周上装有若干根蹼板轴(3),各蹼板轴与蹼板(9)一个边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蹼板轴的轴头与减速器(12)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减速器动力输入轴与电动机(13)动力输出轴连接,各减速器和电动机装在明轮圆周上,并通过导线分别与蹼板转角控制器(15)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篇文件中叶片设在轮盘上,叶片跟随轮盘转动,在出入水时溅起水花,增大了阻力;第二篇文件的蹼板通过蹼板轴、减速器和动力源连接,其结构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用明轮推进器,实现蹼板始终处于直立状态,避免寻常蹼板会有的拍水和提水现象,从而大大提升了推进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船舶用明轮推进器,包括主驱动轴及从动轴,主驱动轴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从动轴,主驱动轴上安装有轮辐一,从动轴上安装有轮辐二,其特征是:轮辐一及轮辐二之间安装有连杆,连杆的一端穿出轮辐一并固定有蹼板,连杆与轮辐一及轮辐二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进而在轮辐一及轮辐二同步转动时,连杆不转动使蹼板保持直立状态,连杆连接有蹼板角度调节机构。
作为优选,同步传动机构包括相同直径大小、依次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中间齿轮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安装在主驱动轴上,从动齿轮安装在从动轴上,中间齿轮安装在中间轴上,主驱动轴转动带动驱动齿轮、中间齿轮、从动齿轮和从动轴旋转,主驱动轴通过船舶发动机驱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主驱动轴及从动轴,主驱动轴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从动轴,主驱动轴上安装有轮辐一,从动轴上安装有轮辐二,其特征是:轮辐一及轮辐二之间安装有连杆,连杆的一端穿出轮辐一并固定有蹼板,连杆与轮辐一及轮辐二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进而在轮辐一及轮辐二同步转动时,连杆不转动使蹼板保持直立状态,连杆连接有蹼板角度调节机构,
作为优选,同步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中间轮组、从动轮和驱动电机,驱动轮安装在主驱动轴上,从动轮安装在从动轴上,中间轮组安装在固定面板上,同步带绕于驱动轮、中间轮组、从动轮和驱动电机设置,主驱动轴通过船舶发动机驱动,并在船舶发动机不工作时可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实现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5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