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检测器的过饱和交叉口反溢流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49272.9 | 申请日: | 201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3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思;李振龙;邢冠仰;李雪玮;张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2;G08G1/065;G08G1/08 |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荫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消散 检测器 排队 溢流检测器 实时检测 路口 交叉口 车速 绿灯 测量和计算 控制效果 路口信号 双检测器 通行效率 阈值比较 车辆数 过饱和 布设 上游 判定 疏散 截流 占有率 路段 检测 | ||
1.一种基于双检测器的过饱和交叉口反溢流控制方法,以溢流路段AB为研究对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计算确定1号检测器和2号检测器的安装位置,其中,1号检测器用于确定是否启动反溢流控制,2号检测器用于确定是否关闭反溢流控制;
步骤二、实时判断上游交叉口A是否发生溢流,若发生溢流,则分为两种情况启动溢流控制方案;若没有发生溢流,则继续执行定时控制;
其中,溢流判断条件具体如下:
当1号检测器所在断面通过车辆数N和车速v均等于0、占有率等于100且持续时间达到5s,视为发生溢流;
步骤三、2号检测器实时判断路段AB的排队是否消散,若排队消散,则关闭反溢流控制,回到定时控制;若没有消散,继续执行反溢流方案;
其中,溢流消散的判断条件是:
当2号检测器检测到的车速达到设定的速度阈值认为排队消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检测器的过饱和交叉口反溢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1号检测器位于出口道自与路口A东进口停车线水平位置为起点向下游测量距离L1m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观测路段AB的车道数,hs为车辆在交叉口A进口道排队阻塞状态下的车头间距,w为交又口A的宽度,hs0为交叉口A内饱和车头间距,qr为在早晚高峰期间采集的交叉口A每周期右转汇入路段AB的车辆数均值;
所述2号检测器位于在出口道自与交叉口A东进口停车线水平位置为起点向下游测量距离L2m处设置2号检测器,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检测器的过饱和交叉口反溢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种反溢流控制方案如下:
发生溢流且下游路口B东西直行相位为红灯时,路口A信号灯进行如下控制:首先,切断路口A信号灯东西直行相位1,并给出4s黄灯和4-6s红灯的清空时间;然后,正常放行路口A东西左转相位2、南北直行相位3,相位2、3之间的切换过程中,路口A信号灯黄灯时间与全红清空时间与定时控制相同,即黄灯4s,全红2s;进一步,若下一周期排队仍没有消散,路口A东西直行相位1、南北左转相位4执行最小绿灯时间;
所述的第二种反溢流控制方案如下:
发生溢流且下游路口B东西直行相位为绿灯时,路口B和路口A的信号灯进行如下控制:首先,根据路口B东西直行相位1的绿灯剩余时间情况对绿灯时间延长Δg,进一步,正常放行路口B东西左转相位2、南北直行相位3,相位2、3之间的切换过程中,黄灯时间与全红清空时间与定时控制相同,即黄灯4s,全红2s;进一步,若下一周期排队仍没有消散,路口A东西直行相位1、南北左转相位4均执行最小绿灯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双检测器的过饱和交叉口反溢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案中的绿灯延长时间Δg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gB,surplus表示路口B东西直行相位剩余绿灯时间,其它变量意义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92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