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前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9801.2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中西志允;海老原大辅;一濑智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前部 结构 | ||
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被接收在壳体(36)中并且在前罩(7)的下方安装到车身的端口装置(30)。盖(58)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选择性地关闭所述前罩中的端口开口(21),所述盖设置有选择性地关闭所述端口开口的盖板(59)和从所述盖板延伸到所述壳体中的铰接臂(61),所述铰接臂借助横向延伸的铰接轴(75)以能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端口装置的车身前部结构,该端口装置可例如包括充电端口、供电端口和/或燃料端口。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领域中,已知在车辆的前格栅中设置包括充电端口的端口装置。参见JP2010-288363A。车身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端口装置的凹部,并且盖设置在所述凹部的开口上以选择性地打开所述凹部。所述盖由包括多个连杆构件的连杆机构支撑,并且在所述盖的打开位置从所述凹部向外或向上突出。
根据JP2010-288363A中公开的车身前部结构,整个盖在打开位置从凹部突出。因此,如果车辆在没有适当地关闭盖的情况下行进,则由于气流冲击所述盖而使所述盖承受很大的负荷,从而存在损坏所述盖的风险。而且,处于打开位置的所述盖可能妨碍驾驶员的前视。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这种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端口装置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使得处于打开位置的盖从车身的突出最小化。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罩7,所述前罩设置在车身3的前部中,并设置有在所述前罩的厚度方向上穿过所述前罩延伸的端口开口21;端口装置30,所述端口装置安装至所述车身以位于所述前罩的下方并面向所述端口开口;壳体36,所述壳体围绕所述端口装置并具有面向所述端口开口的开口侧;和盖58,所述盖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选择性地关闭所述端口开口,所述盖设置有选择性地关闭所述端口开口的盖板59以及从所述盖板延伸到所述壳体中的铰接臂61,所述铰接臂借由横向延伸的铰接轴75以能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
由于盖的铰接轴位于壳体内,因此处于打开位置的盖的一部分被接收在壳体中,使得处于打开位置的盖从车身的突出最小化。因此,即使当车辆在没有适当地关闭盖的情况下行驶时,也可以使由于空气阻力而作用在盖上的载荷最小化。
优选地,所述盖被配置成当所述盖板围绕所述铰接轴向后旋转时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壳体的后部设置有盖接收凹部38,所述盖接收凹部比所述壳体的前部更向下凹陷,以接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盖的至少一部分。
因此,当盖处于打开位置时,盖的大部分可以被接收在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盖板在其前部中的横向宽度小于在其后部中的横向宽度。
因此,当盖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时,防止了盖与壳体和任何相关的装饰物干涉。
优选地,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偏压构件76和阻尼器80,所述偏压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所述打开位置偏压所述盖,所述阻尼器阻尼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旋转速度。
通过偏压构件将盖相对于壳体推向打开位置。通过阻尼器可以减小盖打开运动的速度。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置有在所述端口装置的两侧延伸的至少一对侧壁36C、41,并且所述阻尼器包括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附接到所述至少一对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外表面,所述盖的所述铰接轴延伸穿过所述一个侧壁并在所述铰接轴的自由端上装配有齿轮78,所述齿轮与设置在所述旋转阻尼器的旋转轴上的齿轮啮合,所述一个侧壁的所述外表面设置有覆盖各齿轮和所述旋转阻尼器的盖罩81。
由此,防止了异物夹在各齿轮之间,并且防止了所述阻尼器受潮。
优选地,在所述铰接臂的相对于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中设置有第一脆弱部分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9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