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三氟甲基-2-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7750.9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奎;刘谦;周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41/06 | 分类号: | C07B41/06;C07B43/00;C07C45/51;C07C49/697;C07C49/813;C07C315/04;C07C317/24;C07C319/20;C07C323/22;C07C249/08;C07C251/44;C07C317/32;C07C32 |
代理公司: | 33201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化合物 三氟甲基 环戊酮 亚甲基 铜催化剂 炔基环 丁醇 合成 底物适应性 三氟甲基化 安全环保 二氯甲烷 反应条件 废气废水 分离纯化 起始物 新路线 溶剂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三氟甲基‑2‑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以式Ⅰ所示1‑炔基环丁醇类化合物为起始物,在铜催化剂作用下,以togni试剂作为三氟甲基来源,以二氯甲烷为溶剂,于反应温度40℃~90℃下反应12~36小时,得到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制备得到式Ⅱ所示β‑CF3‑2‑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类化合物;所述式Ⅰ所示1‑炔基环丁醇类化合物与铜催化剂、togni试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0.3:1~3。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安全环保,不产生废气废水;底物适应性好,各种取代基都可以实现三氟甲基化;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步骤简单,且是一种合成各种β反三氟甲基‑2‑亚甲基环戊酮类类化合物的新路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与一种β-三氟甲基-2-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氟化物在制药,农药以及材料科学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一个事实是,自2000以来,全世界每年新开发并进入市场的药物和农药产品中,高达30%的分子结构中带有氟或含氟基团。((a)Science, 2007,317,1881;(b)Chem.Soc.Rev.,2008,37,320;)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可以显著改变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极大地影响分子的活性。在药物设计中,多氟烷基基团,如三氟甲基的引入,会提高分子的溶解性和亲油性,进而提升药物分子对细胞膜的渗透性及生物药效率;而且,含氟化合物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提高代谢的稳定性。 (Science 2007,317,1881–1886;)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发展不同的方法合成C-CF3在有机合成领域获得了关注;包括亲核过程,亲电过程和自由基过程都被用来在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Chem.Rev.2011, 111,4475–4521;)氟取代的2-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本身是一类有用的化合物,因为这种结构具有抗糖尿病、抗癌等药物活性的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简便、高效得合成β-CF3-2-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β-三氟甲基-2-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以式Ⅰ所示1-炔基环丁醇类化合物为起始物,在铜催化剂作用下,以togni试剂作为三氟甲基来源,以二氯甲烷为溶剂,于反应温度40℃~90℃下反应12~36小时,得到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制备得到式Ⅱ所示β-CF3-2-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类化合物;所述式Ⅰ所示1-炔基环丁醇类化合物与铜催化剂、togni试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0.1~0.3:1~3(优选为1:0.3:1.5);反应式如下:
其中,式Ⅰ或式Ⅱ中,R1为H、4-甲基、4-氯、4-乙酰基、4-叔丁基、4-甲硫基、4-甲基磺酰基、4-丙基、4-苯基或4-溴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铜催化剂为溴化亚铜、氯化亚铜、三氟甲磺酸亚铜、六氟磷酸四乙腈合亚铜、醋酸亚铜中的一种,最优选为溴化亚铜。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甲醇、1,4-二氧六环、二氯乙烷、甲苯或丙酮中的一种,最优选为二氯甲烷。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溶剂的用量以所述式Ⅰ所示1-炔基环丁醇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1~2L/mol。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反应温度优选为70℃。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反应时间优选为20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反应液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在反应液中加入柱层析硅胶,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分离,以v石油醚/v乙酸乙酯=30:1作为洗脱剂,再收集含目标产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得到目标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7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