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轮船碰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9410.5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尧;宋伟华;刘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59/00 | 分类号: | B63B5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船 碰撞 装置 | ||
1.一种防轮船碰撞装置,包括:
船体(100),与水体接触部分表面设有安装内腔(110),
防撞球(30),呈球状设于安装内腔(110)内,所述安装内腔(110)具有用于限位防撞球(30)向外位移的夹持板(31),
其中,所述安装内腔(110)内设有支撑台(32),所述支撑台(32)对安装内腔(110)的防撞球(30)支撑,所述支撑台(32)内设有缓冲腔室(33),所述缓冲腔室(33)与支撑台(32)台面由第一柔性支撑(34)连接,所述缓冲腔室(33)内设有用于将缓冲腔室(33)分隔成上下两腔室的第二柔性支撑板(35),所述第二柔性支撑板(35)通过固定在缓冲腔室(33)内壁的限位块(36)固定,所述缓冲腔室(33)内设有支撑柱体(37),所述支撑柱体(37)与第一柔性支撑板(34)、第二柔性支撑板(35)垂直设置;
所述支撑柱体(37)一端部连接于第一柔性支撑板(34)中心处,另一端穿过第二柔性支撑板(35)设于缓冲腔室(33)下部空间,所述缓冲腔室(33)下部空间的支撑柱体(37)端部连接有缓冲体(38),所述缓冲体(38)与缓冲腔室(33)内底面接触,所述缓冲体(38)为月牙状,外凸面与缓冲腔室(33)内底面接触,所述缓冲体(38)内填充有流动介质;
所述防撞球(30)的1/3~2/5表面置于安装内腔外(110);
所述船体(100)两侧安装有防撞侧板(10),所述防撞侧板(10)上安装有防撞组件(40);
所述防撞组件(40)包括:
支撑板(41),插接在防撞侧板(10)上,所述船体(100)一侧的防撞侧板(10)至少插接有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与水平面平行,
柔性滚筒(50),垂直连接于船体(100)一侧的支撑板(41)上,所述柔性滚筒(50)和支撑板(41)与碰撞物体的接触顺序依次为柔性滚筒(50)、 支撑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轮船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滚筒(50)包括柱体(54),所述柱体(54)设于两平行的支撑板(41)之间,所述柱体(54)通过轴承(51)连接支撑板(41),所述柱体(54)连接有同轴且直径大于柱体(54)的滚动体(52),所述滚动体(52)侧面环绕设置分隔槽(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轮船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1)包括与柔性滚筒(50)连接的第一板体(411),所述第一板体(411)一侧连接有截面为梯形的第二板体(412),所述第二板体(412)与防撞侧板(10)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轮船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上设有用于获取船体(100)周围物体图像的图像获取装置(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94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