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大肠杆菌rRNA转录速率的试剂盒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8363.2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2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贺承光;董浩;孙喆;卢天成;王秀然;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1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30118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大肠杆菌 rrna 转录 速率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大肠杆菌rRNA转录速率的试剂盒及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包括第一分子信标、第二分子信标和第三分子信标;另外,本发明通过利用上述试剂盒可以通过大肠杆菌体内转录检测方法或大肠杆菌体外转录检测方法对大肠杆菌rRNA的转录速度以及转录产物的量进行精确的检测,其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0.5mg;相比于其他RNA转录速率检测方法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分子信标的检测方法造价低廉,操作简单,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各个分子信标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检测大肠杆菌rRNA转录速率的试剂盒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核糖体在微生物繁殖扩增过程中执行着非常关键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核糖体的数量及其生成速度是微生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核糖体是由核糖体核糖核酸(RibosomalRibonucleic Acid,rRNA)以及核糖体蛋白所构成的,rRNA的合成速率对微生物体内核糖体的生成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控制rRNA的合成速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其在微生物应用领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用于检测大肠杆菌rRNA转录速率的方法有电镜成像法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原位杂交法等,这些方法的缺点比较明显。比如,电镜成像法使用非常昂贵的电镜对正在转录中的rRNA进行成像,对成像得到的图片进行观察分析模板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链上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转录酶的位置以及转录产生的RNA产物的长短来对转录速度进行估测;这种方法设备昂贵,操作困难,检测成功率较低。而且检测数据由估测而得到,并不精确。另外,放射性同位素原位杂交法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媒介进行试验。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以及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而且试验后放射性废料处理昂贵,所以该种方法在试验中并不受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大肠杆菌rRNA转录速率的试剂盒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大肠杆菌rRNA转录速率的试剂盒,其包括第一分子信标、第二分子信标和第三分子信标;所述第一分子信标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所述第二分子信标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所述第三分子信标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试剂盒检测大肠杆菌rRNA转录速率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大肠杆菌体内转录检测方法和大肠杆菌体外转录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大肠杆菌体内转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肠杆菌菌株接菌于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大肠杆菌菌液;
(2)将大肠杆菌菌液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再往大肠杆菌菌液中添加利福平,继续进行培养;
(3)将上述培养的大肠杆菌菌液进行离心处理,得到沉淀的菌体;
(4)将菌体溶解于若干组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若干组新生菌液;
(5)每隔3-8min从其中一组新生菌液中离心分离出一组新生菌体,停止转录反应,并从新生菌体中提取出大肠杆菌的新生rRNA,得到若干组新生rRNA;
(6)依次将若干组新生rRNA分别与第一分子信标、第二分子信标和第三分子信标进行混合后,再进行荧光检测,得到若干组新生rRNA的荧光强度值;
(7)根据若干组新生rRNA的荧光强度值,判断大肠杆菌rRNA转录速率的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步骤(1)中,大肠杆菌菌株与LB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90-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