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速器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9527.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泉;刘磊;韦随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0 | 分类号: | F16H48/10;F16H48/38;F16H57/03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总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速器总成,用于车辆的驱动桥,该差速器总成其包括驱动壳体和布置在驱动壳体内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能够将驱动壳体的扭矩分配至相应的半轴,其中,差速器总成还包括分离套筒(3),其中,分离套筒(3)在径向上布置在驱动壳体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之间,其中,分离套筒(3)与驱动壳体抗扭连接,其中,分离套筒(3)在轴向上能够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分离套筒(3)在接合位置上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的行星架抗扭连接,分离套筒(3)在所述分离位置上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断开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用于车辆的驱动桥的差速器总成,该差速器总成包括断开机制。
背景技术
差速器通常通过其中的行星齿轮传动机将从功率输入端引入的输入功率分流或者说分配到两个驱动轴上。差速器尤其能够用于车辆的驱动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车辆驱动设备提供的驱动功率能够通过差速器分配至与驱动轮相连接的半轴上。在车辆直线行驶的情况下,驱动轮同速转动;而在车辆转弯行驶的情况下,驱动轮以不同转速转动。差速器能够实现转速差,但两个驱动轮的转速的平均值保持不变。
一种常见的差速器即所谓的锥齿轮差速器,然而其宽度较大,需占据较大的空间,不利于在车辆中的布置。除了锥齿轮差速器,差速器也可构造为所谓的圆柱齿轮差速器,这种设计方案显著减少了的所需的布置空间。在圆柱齿轮差速器中,作为功率输出端的齿轮通过两个相互啮合进而能够沿相反方向转动的行星齿轮副相互联接,行星齿轮构造为圆柱齿轮。例如在专利申请文件DE 10 2007 040 478 A1中公开了一种差速传动装置,其中,差速传动装置的作为输入端的驱动齿轮通过由第一行星齿轮中的一者和第二行星齿轮中的一者组成的齿轮副分配至两个输出端,其中,构成该齿轮副的两个行星齿轮如此相互对置地且作用式地连接,使得齿轮副中的两个行星齿轮分别与作为输出端的两个从动齿轮啮合,其中,驱动齿轮构造为轴对称的圆柱齿轮并且包括冷轧制造的第一支承件和第二支承件,行星齿轮支承在这些支承件上。另外,在专利申请文件WO 2011 003747 A2中也公开了其行星齿轮构造为圆柱齿轮的差速传动装置。
然而,在驱动功率既能传递至前轮也能传递至后轮的驱动型车辆中,有时需要将一组车轮与车辆的驱动设备断开连接,以提高燃料效率和车辆性能。例如在专利文件CN106246860 B中公布了一种锥齿轮差速器总成,其包括差速器壳体、差速器箱、差速器锥齿轮组、环形齿轮和构建为摩擦离合器的断开构件,其中,断开构件可选地将环形齿轮和差速器箱断开或连接。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由于断开构件的自身尺寸和布置方式使得锥齿轮差速器总成的轴向尺寸在差速器锥齿轮组的大尺寸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由此难以布置锥齿轮差速器总成。另外,断开构件依靠致动器保持其位置,尤其在锥齿轮差速器需要保持断开状态时,断开状态保持不稳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桥的差速器总成,其自身包括能够将驱动轮与驱动设备断开与连接的机构,并且该差速器总成具有非常紧凑的轴向尺寸,同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断开状态。
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差速器总成解决,该差速器总成可用于车辆的驱动桥,尤其用于纯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电驱动轴。该差速器总成包括驱动壳体和布置在该驱动壳体内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中,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能够将驱动壳体的扭矩分配至驱动桥的相应的半轴,并且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能够由驱动壳体驱动的行星架。
在这种情况下,驱动壳体能够将例如内燃机和/或电机产生的驱动扭矩引入至差速器总成中。驱动壳体在其径向内侧形成空腔,以容纳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相对驱动壳体的轴向位置优选保持不变。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可以设计为锥齿轮差速传动机构,也可以设计为圆柱齿轮差速传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9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业工业智能采集装置
- 下一篇:室内环境警示方法、装置及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