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澄清型上面发酵小麦啤酒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5145.2 | 申请日: | 201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前;黄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C11/00 | 分类号: | C12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澄清 上面 发酵 小麦 啤酒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啤酒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澄清型上面发酵小麦啤酒及生产方法,包括60%的大麦芽,40%的小麦麦芽,将粉碎的原料按1:3.5的料水比在37℃投料,经糖化、过滤、煮沸、添加酒花、回旋沉淀、冷却等工序,得到11°P的定型麦汁,然后接入上面发酵啤酒酵母,16℃主发酵10天左右,进行啤酒过滤、稳定抗氧化处理,得到澄清透明、酯香浓郁、性能稳定的上面发酵小麦啤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避免了酒体外观浑浊、一般消费者难以接受的缺点,又弥补了采用下面发酵法生产的小麦啤酒口味寡淡、口味与普通啤酒相差无几的缺陷,无疑将极大地推动上面发酵小麦啤酒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啤酒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澄清型上面发酵小麦啤酒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国家标准GB4927-2008规定,小麦啤酒是以小麦芽(占麦芽的40%以上)、水为主要原料酿制,具有小麦麦芽经酿造所产生的特殊香气的啤酒。除特征性外,其他要求应符合相应类型啤酒的规定。
在世界上,德国、比利时、英国等国家是小麦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多以上面发酵方式进行生产,由于上面发酵酵母悬浮性很强,一般不进行过滤,故酒体外观浑浊,而且香味太浓郁,一般国内消费者很难接受。而在国内,则主要以下面发酵方式进行生产,经过过滤,尽管酒体澄清透明,却难以体现上面发酵所特有的浓郁酯香,市场占有率也较低。因此,如何既能突出小麦啤酒的固有香味,又能满足消费者对酒体澄清外观的需求,一直是啤酒行业探讨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可以得到富有浓郁酯香的小麦啤酒,又可使酒体澄清透明、富有光泽的澄清型上面发酵小麦啤酒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澄清型上面发酵小麦啤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酿造而成:
大麦芽50~60份,小麦芽40~50份,大麦芽和小麦芽:水的质量比为1:3.5~4.2,啤酒花0.3~0.6份,上面发酵啤酒酵母0.06~0.12份。
一种澄清型上面发酵小麦啤酒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原料大麦芽:小麦麦芽按照6:4进行混合,经过对辊粉碎机粉碎,加入盛有3.5倍35-38℃水的糖化锅中,维持该温度15-30分钟,然后升温至42~45℃保温20~40分钟,再升温至52~55℃保温30~50分钟,然后升温至63~68℃,保温60~70分钟,然后升温至70~72℃,保温至碘检为无色,再升温至76~78℃保温8~15分钟,经麦汁压滤机分离,然后经过70~90分钟煮沸,添加酒花、回旋沉淀、麦汁冷却,制得11°P的定型麦汁;
(2)将步骤(1)制得的麦汁控温在14~16℃,然后按0.06~0.12wt%的接种量接入上面发酵啤酒酵母,然后在16~18℃条件下发酵,当发酵液的糖度为4.0~4.3°P时,升压至0.14~0.16MPa保温,保温3~5天后,检测双乙酰,当双乙酰含量降至≤0.1mg/L时,降温至0℃,贮存7~10天,制得发酵液;
(3)取步骤(2)制得的发酵液,经离心机在4000~5000rpm离心10~15min,取离心液,制得酵母细胞数≤2×106个/mL的粗啤酒液;
(4)取步骤(3)制得的粗啤酒液,经板框式过滤机过滤,制得酵母细胞数为0的澄清透明的啤酒液:在硅藻土添加罐内将脱氧水与一定数量的硅藻粗土混合,用泵以循环的方式泵入板框式硅藻土过滤机内进行预涂硅藻土,第一次预涂为0.2%的硅藻粗土(购自于吉林省大华硅藻土产品有限公司),第二次预涂0.2%的硅藻细土(购自于吉林省大华硅藻土产品有限公司),预涂时间30分钟,正式过滤小麦啤酒前,先过滤一部分普通啤酒,待过滤层达到较好状态时,再过滤小麦啤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5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