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陀螺惯测产品的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缺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7524.X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5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雷剑;王宁;黄继勋;杨鹏;金贝;宁晓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晓飞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陀螺 产品 标定 参数 长期 稳定性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光纤陀螺惯测产品的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对拟进入长期稳定性试验的光纤陀螺惯测产品进行静态稳定性综合试验,同步考核产品的启动时间、一次通电稳定性、多次通电重复性是否满足产品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然后进行位置翻转试验,确认光纤陀螺惯测产品在参数标定试验涉及的翻转动作后是否可持续保持稳定,即是否满足产品任务书的一次通电稳定性要求;对于通过以上考核的光纤陀螺惯测产品,进行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试验。本方法通过短期且低次数的试验来检测光纤陀螺惯测产品是否存在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超差的隐患,提高产品通过长期稳定性试验的成功率,从而节约设备资源和时间成本,加快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惯性测量产品的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评估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进行短期试验来检测光纤陀螺惯测产品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缺陷的方法,属于惯性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陀螺惯测产品是敏感载体角速度和线加速度并进而完成导航和制导的关键器件。根据参加的飞行任务周期,对光纤陀螺惯测产品标定参数有效期的要求通常达到数月甚至数以年计,而对于高可靠性要求的重大任务,光纤陀螺惯测产品的长期稳定性试验通常需要按照与任务要求的参数有效期1:1的时间来进行。
由于光纤陀螺惯测产品设计技术涉及仪表、控制、机械、电子、光学、材料等多个学科,交叉学科广、研究难度大。受温度、振动、贮存环境的影响以及内部组件材料的特性,其标定参数随时间会发生非线性漂移,且长期稳定性研究比较复杂,影响长期稳定性的多种因素很难一一分析,通常只能通过光纤陀螺惯测产品实际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的最终结果来确认,或通过试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趋势来估计。而在多数情况下,受限于人力和设备资源,以每天一次甚至仅每周一次的频率来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都是很难保证的,所以当光纤陀螺惯测产品存在参数长期稳定性差的缺陷时,往往是到整套试验结束或者后半程才能确定,其后的处理包括故障排查以及重新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导致产品的生产周期极其冗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纤陀螺惯测产品的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缺陷检测方法,预先剔除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存在缺陷的产品,提高产品通过长期稳定性试验的成功率,从而节约设备资源和时间成本,加快产品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陀螺惯测产品的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缺陷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通过静态稳定性综合试验,考核每台产品实际需要的启动时间是否满足产品任务书中启动时间要求;
2)进行静态稳定性综合试验,考核每台产品在单位置下输出的一次通电稳定性是否满足产品任务书中一次通电稳定性要求;
3)进行静态稳定性综合试验,考核每台产品在单位置下输出的多次通电重复性是否满足产品任务书中多次通电重复性要求;
4)进行十二位置翻转试验,考核光纤陀螺惯测产品在参数标定试验涉及的翻转动作后是否可持续保持稳定,即是否满足产品任务书的一次通电稳定性要求;
5)对于通过以上试验考核的光纤陀螺惯测产品,进行标定参数长期稳定性试验。
所述静态稳定性综合试验,具体方法为:将光纤陀螺惯测产品放置于一个固定方位,进行6次通电测试,每次通电工作持续的时间为进行1次标定试验所需时间的1.5倍,相邻两次通电测试的间隔时间不小于4小时。
所述十二位置翻转试验,具体方法为:在光纤陀螺惯测产品保持通电测试状态下,依次按照“地北东、地南西、天北西、天南东、东地北、西地南、东天南、西天北、北东地、南西地、北西天、南东天”12个位置放置光纤陀螺惯测产品,每次位置翻转后静置的时间不小于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7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