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物教材制作虚拟展示课程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55484.9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6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梅;魏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学院;深圳市格林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9B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数据 知识点 纸质 三维数据模型 教材制作 外部信息 制备 教材 虚拟 合成 实物 三维数据集 反馈信息 课堂教学 实际数据 特征标识 现实场景 虚拟场景 课程 自学习 展示 扫描 自制 反馈 关联 进度 互联网 学生 学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物教材制作虚拟展示课程的方法,在纸质教材中,确定需要课堂教学或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点;将每个重点知识点制备成相应的三维数据;获取与重点知识点相关联的外部信息,将外部信息与三维数据集合成三维数据初级模型;对每个三维数据初级模型进行特征标识制备AR码;将AR码设置于纸质教材的相应重点知识点处。在纸质教材的各重点知识点设置AR码或AR总码,使用者通过扫描AR码或AR总码,进行相应进度的学习,使用者还能根据兴趣选取不同虚拟场景、现实场景或自制信息,并将相应的上述信息与三维数据初级模型或实际数据模型集合成三维数据模型,且该三维数据模型可通过互联网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实现三维数据初级模型的自学习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R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实物教材制作虚拟展示课程的方法。
背景技术
AR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增强现实创建的是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场景,而增强现实将虚拟内容叠加到现实世界中,创建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让两种信息相互补充,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现有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均为纸质二维教材,需要面对面的教与学,无法实现教与学不受时间、空间的自主教学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实物教材制作虚拟展示课程的方法,以实现基于A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物教材制作虚拟展示课程的方法,包括:
在纸质教材中,确定需要课堂教学或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点;
将每个所述重点知识点制备成相应的三维数据;
获取与所述重点知识点相关联的外部信息,并将所述外部信息与所述三维数据集合成三维数据初级模型;并对每个三维数据初级模型进行特征标识制备AR码;
将所述AR码设置于所述纸质教材的相应重点知识点处。
所述三维数据至少包括三维动画和音频讲解。
所述外部信息至少包括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与重点知识点相应的背景信息、历史信息、详细分析信息或深入理解信息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结合信息。
所述外部信息还包括与重点知识相关的信息的链接,供使用者根据不同的兴趣进行选取。
所述外部信息还包括场景信息,所述场景信息为虚拟场景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现实场景信息,使用者将扫描的现实场景信息与初级模型匹配后,获得实际数据模型,以便于使用者学习或课堂讲解。
进一步的,还包括自制信息,所述自制信息通过使用者的输入,与所述初级模型或实际数据模型进行结合,形成三维数据模型,并将该三维数据模型反馈,以便于对特征标识的更新。
进一步的,所述三维数据模型反馈及对特征标识的更新通过互联网实现。
进一步的,将所有特征标识集合成与纸质教材相应的特征标识集,并制备相应的AR总码,并将AR总码设置于所述纸质教材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纸质教材的各重点知识点设置AR码或AR总码,使用者通过扫描AR码或AR总码,进行相应进度的学习,同时,使用者还能根据兴趣选取不同的虚拟场景、现实场景或自制信息,并将相应的上述信息与三维数据初级模型或实际数据模型集合成三维数据模型,而且该三维数据模型能够通过互联网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实现三维数据初级模型的自学习功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学院;深圳市格林兄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学院;深圳市格林兄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5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