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车辆防追尾的警示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7939.4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0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定宇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G1/01;G08G1/05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车辆 防追尾 警示 实时检测 车速 安全行驶 车道信息 车辆行驶 警示信息 相邻车辆 信息判断 行驶车辆 车距 车道 车间 全程 监测 检测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车辆防追尾的警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高速公路车辆防追尾的警示方法,包括步骤:S11.实时检测行驶车辆的信息;S12.通过所述检测到的信息判断相邻两车间的车距是否小于安全行驶距离;若否,则执行步骤S13;S13.判断与当前车辆所相邻车辆的车速是否为当前车道的安全速度;若否,则执行步骤S14;S14.向车辆发出警示信息。本发明可以实时检测车辆行驶的信息,包括车速、车道信息等,从而实现对车辆全程的监测并及时提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车辆防追尾的警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汽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多,高速公路的行车事故愈加频繁,尤其是违规驾驶及大雾、雨雪天气所引发的追尾乃至连环追尾的事故屡见报道。为此,业界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监测问题提出了许多特色各异的解决方案,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二类,即车载式预警方案与路测式预警方案:车载式预警方案主要依托车载微波雷达或红外激光测距技术监测两车距离,如果两车车距小于安全距离,数据处理模块就会发出减速指令;从而实现防追尾预警的目的。国际上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沃尔沃公司等先后推出了各自研发的汽车防撞器,这类汽车防撞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价格昂贵,当然也有一些相关的技术瓶颈;如强背景噪声条件下信号处理的可靠性、弯道路况障碍物识别以及防止超车操作误警等。国内车载式自动防撞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春一汽、东风汽车、交通部科学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等大型汽车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但只是探索性的研究,尚无可以使用的产品。而路测预警方案基本停留在书写车距保持警示牌以及在道路上方安装测速雷达、摄象机等设备监测车速,亦无专门针对汽车防尾追的设施装备面市。
如公开号为CN1462986的专利公开了高速公路安全即时预警方法及系统,一种应用在高速公路上的安全及时预警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安全及时预警系统,属于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由子系统组成网络,子系统内的节点含有信号开关和报警装置,在高速公路护栏一侧沿线分布。当某节点接收到事故信号后,立即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输,使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当高速公路某处突发事故时,只要此处有人通过就近的信号开关发出事故信号,高速公路护栏安全即时预警系统立即作出响应,不仅监控中心可以及时反应事故地点等信息,而且事故地点之后一定距离的沿途报警装置及时报警。提醒司机立即减速慢行,从而避免连续追尾的发生,将突发事故的损害降低到最小限度。本发明容易实现,成本经济。该系统利用公用电话网组成预警网络,由于采用人工信号开关替代传感器等监测装置,无法实现对车辆追尾的监测及预警,所以该系统仅适用事故发生后,提示后续车辆防止发生连续追尾,但无法在事前预警追尾事故的发生、从而杜绝追尾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车辆防追尾的警示方法及系统,可以实时检测车辆行驶的信息,包括车速、车道信息等,从而实现对车辆全程的监测并及时提醒。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公路车辆防追尾的警示方法包括步骤:
S1.实时检测行驶车辆的信息;
S2.通过所述检测到的信息判断相邻两车间的车距是否小于安全行驶距离;若否,则执行步骤S3;
S3.判断与当前车辆所相邻车辆的车速是否为当前车道的安全速度;若否,则执行步骤S4;
S4.向车辆发出警示信息。
进一步的,包括射频通信模块、车载装置;所述射频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载装置双向无线通信;所述射频通信模块等间距的设置于高速公路隔离带上,所述车载装置放置于车辆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实时检测行驶车辆的信息是通过设置于高速公路隔离带上的射频通信模块检测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检测到的行驶车辆的信息包括车型、车速、车道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定宇,未经张定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7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