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8486.0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蒋永翔;孙宏昌;邓三鹏;刘朝华;祁宇明;杨文宁;王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5/06 | 分类号: | G06F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缓冲区 线程 存储器 缓存 嵌入式系统 数据采集卡 数据采集 多线程 存储器数据 交替读取 数据处理 大容量 点数据 上位机 存盘 放入 两级 双线 溢出 轮换 写入 存储 取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卡和嵌入式系统,数据采集卡具有FIFO存储器1和FIFO存储器2;嵌入式系统作为上位机,在嵌入式系统中采用双线程和两级用户缓冲区,形成线程1、线程2和用户缓冲区1、用户缓冲区2,线程1用于将数据从数据采集卡的FIFO存储器中取出放入用户缓冲区1,线程2用于从用户缓冲区读取数据及数据处理。FIFO存储器1和FIFO存储器2依次轮换存储;线程1对用户缓冲区1和用户缓冲区2交替写入,线程2对用户缓冲区1和用户缓冲区2进行交替读取。本发明解决了FIFO存储器数据溢出和用户缓冲区数据“丢点”的问题,应用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可实现高速、连续、大容量的无丢点数据显示和存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数据采集卡获取的数据在嵌入式系统(上位机)上的显示和存储通常采用定时器实现。由于数据需要边采集边传输至嵌入式系统并进行相应的信号处理,且对同步性要求较高,而现代CPU处理速度远远快于计算机接口传输速度,而数据传输几乎只能通过接口来完成,所以在高速大数据采集中,数据的丢点和数据访问冲突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多缓存防止了数据的溢出,多线程确保了处理线程总是等待采集线程先行,既保证了FIFO存储器数据不溢出又保证了用户缓冲区数据不“丢点”,为高速、连续、大容量的无丢点数据显示和存盘提供了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于解决系统数据采集过程中上位机与下位机通讯过程中数据丢失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卡和嵌入式系统,数据采集卡具有FIFO存储器1和FIFO存储器2;
嵌入式系统作为上位机,在嵌入式系统中采用双线程和两级用户缓冲区,形成线程1、线程2和用户缓冲区1、用户缓冲区2,线程1用于将数据从数据采集卡的FIFO存储器中取出放入用户缓冲区1,线程2用于从用户缓冲区读取数据及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卡的FIFO存储器1存满后,数据采集卡向上位机发送信号通知上位机开始采集数据,然后上位机开始进行FIFO存储器数据的读取,数据读取过程中,数据采集卡采集到的新数据将存入FIFO存储器2,FIFO存储器2存满后,再转到FIFO存储器1,如此FIFO存储器1和FIFO存储器2依次轮换存储;
上位机对数据采集卡的FIFO存储器进行数据读取时,线程1和线程2同步进行,线程1将数据从FIFO存储器中取出并写入用户缓冲区1,同时线程2读取数据,由线程2从用户缓冲区1中读取线程1写入的数据并进行后续数据处理,线程2工作量大于线程1,因此,线程2读取的用户缓冲区总是落后于线程1写入的用户缓冲区,当线程2从用户缓冲区1读取处理数据过程中,如线程1已执行到用户缓冲区1写数据完成时,线程1即可向用户缓冲区2写入数据,线程2则继续对用户缓冲区1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待线程2完成对用户缓冲区1的数据读取和处理后,转向对用户缓冲区2进行数据读取和处理,如此,线程1对用户缓冲区1和用户缓冲区2交替写入,线程2对用户缓冲区1和用户缓冲区2进行交替读取。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解决了FIFO存储器数据溢出和用户缓冲区数据“丢点”的问题,应用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可实现高速、连续、大容量的无丢点数据显示和存盘。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避免了FIFO存储器缓冲区的溢出。
(2)避免了用户缓冲区的丢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缓存多线程数据采集方法系统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8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话生成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方案接轨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