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环保车辆的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6075.8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4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郑然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B60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韩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环保 车辆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环保车辆的冷却系统。所述用于环保车辆的冷却系统包括电子部件冷却装置和电池冷却装置,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冷却环保车辆的电子部件,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冷却安装在所述环保车辆内的电池。连接器将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彼此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保车辆的冷却系统,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环保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仅使用一个储液箱来有效地冷却用于冷却环保车辆的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冷却装置以及冷却安装在环保车辆内的电池的电池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对能量效率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替代内燃机发动机车辆的环保车辆。这种环保车辆通常分为使用燃料电池或电力作为动力源来驱动的电动车辆、或者使用发动机和电池来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混合动力车辆通过使用从燃料电池或电池供应的电力来驱动电动机以及使用普通燃料操作的发动机而产生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去除由包括燃料电池或电池、电动机等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量,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效率。
因此,在传统的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中,如图1所示,电子部件冷却装置和电池冷却装置分别被配置为单独的闭合电路,并且冷却从电动机、电子部件和电池产生的热量,从而冷却从电动机、电子部件和电池产生的热量。然而,常规来说,电子部件冷却装置和电池冷却装置是分开配置的,因此,需要单独配置用于电子部件冷却装置的储液箱和用于电池冷却装置的储液箱。因此,冷却管路的布局复杂,并且整个冷却系统的尺寸和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保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仅包括用于电子部件冷却装置和电池冷却装置的储液箱中的一个,从储液箱向电池冷却装置供应冷却剂,并且在冷却剂填充到电池冷却装置中之后,允许电子部件冷却装置和电池冷却装置的冷却剂独立地循环以冷却电子部件和电池中的每一个,因此,可以简化冷却管路的布局,并且可以减小整个冷却系统的尺寸和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用于环保车辆的冷却系统可以包括电子部件冷却装置、电池冷却装置以及连接器,其中,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被配置为冷却环保车辆的电子部件,所述电池冷却装置被配置为冷却安装在所述环保车辆内的电池,并且所述连接器将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彼此连接。
所述环保车辆的电子部件可以包括逆变器和电动机。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可以包括所述环保车辆的电子部件、热交换器、第一泵、储液箱以及电子部件冷却管路,其中,所述热交换器被配置为冷却在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中流动的冷却剂,所述第一泵被配置为允许所述冷却剂在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中循环,所述冷却剂可以注入到所述储液箱中以被储存,所述电子部件冷却管路将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泵和所述储液箱彼此连接,并且所述冷却剂可以流动通过所述电子部件冷却管路。
所述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后面,并且被配置为促进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的冷却。此外,所述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空调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空调装置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前面,并且被配置为促进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的冷却,而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电子部件冷却装置中,并且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冷却剂的温度。所述连接器可以将所述储液箱和所述电池冷却管路连接。
所述电池冷却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泵、电池、微动阀、电池冷却管路以及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二泵被配置为将注入到所述储液箱中的冷却剂供应到所述电池冷却装置,所述电池被配置为提供用于驱动所述环保车辆的能量,所述微动阀连接到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电池的入口前面,被配置为阻止空气进入所述电池,并配置为将所述空气排出到所述储液箱,所述电池冷却管路将所述第二泵、所述电池和所述微动阀连接,并且,所述冷却剂可以流动通过所述电池冷却管路,而所述冷却器设置在所述电池的前面,并且被配置为冷却所述电池冷却管路的冷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0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