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相析出制备NaBH4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85922.9 申请日: 2019-06-05
公开(公告)号: CN110143577B 公开(公告)日: 2022-10-18
发明(设计)人: 邹建新;黄天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1B6/00 分类号: C01B6/00;C01F17/265;C01F17/10;C01B3/56
代理公司: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代理人: 郑立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析出 制备 nabh base sub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析出制备NaBH4基可逆储氢材料的方法,涉及固态储氢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NaBH4溶于异丙胺,搅拌至透明;加入GdF3纳米粒子并继续搅拌;真空下干燥。为了获得更好的原料,本发明使用的GdF3纳米粒子采用如下方法获得:Gd(NO3)3·6H2O与NH4F反应制备GdF3悬浮液;离心、清洗并烘干沉淀物获得GdF3粉末。本发明将GdF3与NaBH4复合制备的NaBH4基可逆储氢材料,储氢量大于3.0wt.%,总吸氢量达2.4wt.%,放氢温度低于460℃,具有较低的放氢温度,吸放氢可逆性明显提高,制备方法简单、产品产出率高、制备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储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相析出制备NaBH4基可逆储氢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来源于水,最终产物也是水,没有任何含碳物质的排放,氢气被认为是未来最清洁的新能源。当前氢气的广泛应用受限于一些瓶颈问题,其中安全紧凑的储存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当前主流的储氢技术为气态钢瓶储氢,这种方法不仅危险,而且储氢量非常低下,15MPa的钢瓶储氢量不到1wt.%。由于氢气的沸点非常低,液态储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冷却储氢,趋高的成本将氢气的使用限于航天等特殊场合。因此,固态储氢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氢气存储的最终解决方案,该种储氢方式具备安全性好、重量和体积储氢密度非常高等特点。

在众多储氢媒介材料中,金属氢化物和复杂氢化物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NaBH4作为化工生产中常见的还原剂,廉价易得、在空气中安全性高,此外,其储氢量非常高,质量储氢密度高达10.8wt.%。NaBH4在储氢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水解释氢和热解放氢。在水解释氢方面,NaBH4与水反应除了产生氢气之外,副产物NaBO2·xH2O(x=2或4)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小,反应后表现为特别细小的悬浮物,容易覆盖在反应物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为提高反应效率,需要增加 NaBO2·xH2O(x=2或4)在水中的溶解量,消耗大量的水,NaBO2·xH2O(x=2或4) 的上述特性使得该方法的储氢量严重受限。在热解放氢方面,由于NaBH4自身热力学性能的限制,热解NaBH4放氢要求温度高于500℃,且放氢产物几乎没有可逆吸氢能力,因而实际应用也极度受限。

前期研究表明,稀土金属氟化物LnF3添加去稳NaBH4可以明显改善吸放氢性能,实现可逆储氢过程。由于Gd3+具有合适的电负性,氧化态稳定性高,NaBH4和GdF3的反应产物GdB4中的B具有较为理想的几何构型,因此,在众多镧系稀土氟化物中, 3NaBH4-GdF3具有最优的储氢性能。遗憾的是,该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的球磨法时间冗长,超过16h,材料粘附在球磨罐壁内侧,产品产出率较低,只有85%左右。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液相析出制备NaBH4基可逆储氢材料的方法,从而提高产品产出率、缩短制备周期、降低放氢温度和提高吸氢可逆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获得放氢温度低、吸氢可逆性高、产出率高及制备周期短的储氢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相析出制备NaBH4基可逆储氢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5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同步蒸发氢化工艺的金属氢化系统及制备方法-202111464914.X
  • 赵一博;焦春柳;刘兵银;陈贤志 - 上海镁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2-03 - 2023-03-14 - C01B6/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蒸发氢化的金属氢化系统及制备方法,该金属氢化系统包括蒸发子系统,同步反应子系统,氢气供应子系统;蒸发子系统包括自动上料装置和蒸发装置;蒸发装置与自动上料装置相连;同步反应子系统包括与蒸发装置连通的真空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连通真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加热加压装置,加热加压装置用于提供金属蒸气和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氢气供应子系统包括氢气罐和氢气输送管路;氢气输送管路用于输送氢气罐的氢气流至真空发生装置中,以使得高速的氢气流带动金属蒸气进入加热加压装置发生反应。本发明实现了金属氢化制备过程中蒸发和氢化两个工艺的同步进行,提高了时间效率。
  • 一种液相析出制备NaBH4-201910485922.9
  • 邹建新;黄天平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2019-06-05 - 2022-10-18 - C01B6/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析出制备NaBH4基可逆储氢材料的方法,涉及固态储氢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NaBH4溶于异丙胺,搅拌至透明;加入GdF3纳米粒子并继续搅拌;真空下干燥。为了获得更好的原料,本发明使用的GdF3纳米粒子采用如下方法获得:Gd(NO3)3·6H2O与NH4F反应制备GdF3悬浮液;离心、清洗并烘干沉淀物获得GdF3粉末。本发明将GdF3与NaBH4复合制备的NaBH4基可逆储氢材料,储氢量大于3.0wt.%,总吸氢量达2.4wt.%,放氢温度低于460℃,具有较低的放氢温度,吸放氢可逆性明显提高,制备方法简单、产品产出率高、制备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 一种制备低表面活性氘化铈的方法-202010899949.5
  • 刘吉平;李年华 - 北京理工大学
  • 2020-08-31 - 2022-04-05 - C01B6/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低表面活性氘化铈的方法,属于材料科学与核技术领域。目的是为了解决氘化铈表面活性高,容易受到空气腐蚀,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而导致应用困难的问题。所得改性氘化铈表面能够很好地覆盖一层均匀的聚脲,显著降低了氘化铈的表面活性,使其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长久稳定的保存而不变质,并且在200℃以下不会与空气反应发生自燃现象,有利于氘化铈在高能量密度材料以及核材料中的应用,并可作为清洁能源的载体,打开世界能源应用新的大门;改性与制备方法简洁,改性试剂易得,操作简单;制备过程无三废排放,并具有普适性,适合大规模生产。
  • 球形纳米颗粒氢化物及其制备方法-201680040768.9
  • 约翰·马丁;托拜厄斯·舍德勒;布伦南·亚哈塔 - HRL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 2016-07-15 - 2018-03-27 - C01B6/00
  • 本发明描述了球形纳米颗粒氢化物以及一种用于制备这些球形纳米颗粒氢化物的方法。一种产生球形纳米颗粒氢化物的方法包括获得由能够形成氢化物的基体材料制成的导电或半导电线;使该线在压力下暴露于含氢气的加工气体;通过放电使该线汽化以产生汽相;并且与氢气反应并使该汽相冷凝,从而产生多种球形纳米颗粒氢化物。还提供了一种球形纳米颗粒的组合物,其中这些纳米颗粒各自含有导电的或半导电的并能够形成氢化物的基体材料以及与该基体材料化学地或物理地结合的氢,其中这些纳米颗粒的特征在于从1纳米至1000纳米的数均粒径,并且其中这些纳米颗粒的特征在于从10原子%至85原子%的平均氢含量。
  • 氢化物组合系统和制造一批氢化物的方法-201410121562.1
  • K.F.贝尔;S.P.华莱士 - 基德科技公司
  • 2014-03-28 - 2017-04-19 - C01B6/00
  • 氢化物组合系统包括第一阀芯,其被配置成支撑传感器管组件,所述传感器管组件包含设置在传感器管内的金属丝。也包括氢入口,其流体地耦接到第一阀芯以用于从氢集气室提供氢。进一步包括第二阀芯,其被配置成在从第一阀芯供给传感器管组件时接收传感器管组件。更进一步包括加热段,其在高于环境温度的温度下并且被配置成在通过加热段供给传感器管组件时加热传感器管组件。
  • 制造含金属的粉末的方法-201480041224.5
  • G·亚当;H·维达尔森 - 霍加纳斯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5-21 - 2016-03-09 - C01B6/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含金属的粉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将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粉末与颗粒或粉末形式的Ca或Mg颗粒和/或氢化钙混合以形成混合物;(b)使所述混合物在H2气氛下在1000℃至1500℃的温度下保持1-10小时,接着(c)回收含金属的粉末。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回收金属氢化物粉末。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在步骤(b)和(c)之间进一步包括:(d)将H2气氛切换成Ar气氛并使所述混合物在该气氛下保持20分钟至5小时,接着e)在Ar气氛下冷却,其中在步骤(c)中回收金属粉末。
  • 一种采用砷化盐水解法制备砷化氢的方法-201210589194.4
  • 原东风 - 天津市泰源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 2012-12-31 - 2014-07-02 - C01B6/00
  •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砷化盐水解法制备砷化氢的方法。它是将一定量的锌放进瓷盘中,将盘再放入耐高温的石英管内,再把一定量的金属As放入另一瓷盘内,将该盘放入石英管的另一头,通氮气将空气置换干净后,将放入锌的一端加热到700℃以后,再将有砷的另一头加热到300~500℃,此时,砷蒸气就同锌发生化合反应,生成Zn3As2。将此原料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即产生砷化氢,该砷化氢含有H2O、O2、N2、H2、PH3等杂质,由于该法工艺较为简单、经典、成熟,因此,在砷化氢合成时优先采用此工艺。
  • 用于空气电池负极的镁基金属氢化物及其制备方法-200910154028.X
  • 李洲鹏;刘宾虹;朱京科 - 浙江大学
  • 2009-10-22 - 2010-04-14 - C01B6/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电池的负极材料,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空气电池负极的镁基金属氢化物及其制备方法。镁基金属氢化物以其化学通式表示为:MgMxNyHz,式中:M为Al或Zn中至少一种;N为Ca、La、Ce、Ml或Mm中至少一种,其中M1为富镧混合稀土,Mm为富铈混合稀土;式中的x为0~2,y为0~1,z<4。本发明中:镁基金属氢化物的电化学当量是锌的2~4倍,是镁的1.2~1.8倍,使用镁基金属氢化物作为空气电池的负极材料可大大提高空气电池的容量;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空气电池的纳米级负极材料,合成工艺简便;负极材料生产过程无污染,完全绿色,成本低廉,有利于空气电池技术的普及。
  • 氢化物发生器-200820109646.3
  • 高树林 - 北京辉煌电光源有限公司
  • 2008-08-04 - 2009-09-09 - C01B6/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化物发生器,该发生器包括:时间控制器、电磁阀、硼氢化物容器、试样容器、混合反应管路和气液分离器,其中,电磁阀设置在硼氢化物容器和试样容器与混合反应管路连接的管路上,混合反应管路的输出端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上分别设有连接原子化器的氢化物气体出口和废液排出口,时间控制器与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通过控制电磁阀导向开关控制氢化物和试样进入混合反应管路进行反应。该发生器解决了现有硼氢化物发生器控制气液系统过于复杂的不足,其结构简单可靠,可以分次进样,只有硼氢化钾(钠)和试样两种液体,不需再加载液,降低了试验成本,减少了干扰因素,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 金属氢化物的活化-200810215443.7
  • R·D·斯蒂芬斯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2008-07-28 - 2009-09-02 - C01B6/00
  • 本发明涉及金属氢化物的活化。一些金属氢化物允许可逆的存储和释放氢发电机的氢。但是某些金属氢化物或金属氢化物前体的表面可能被氧化,或者具有其它抑制氢吸收或释放的涂层。这些材料可以被悬浮于适合的液体中,并经历空化处理以破坏这些氢不能渗透的表面或破碎这些颗粒以提供新的氢可渗透表面。
  •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0510046637.5
  • 成会明;陈永;王平;刘畅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05-06-10 - 2006-12-13 - C01B6/00
  • 本发明涉及储氢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高效储氢材料——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储氢材料的吸氢态化学组分为Mg(NH2)2和LiH复合体系,放氢态则为LixMgNxHx体系,其中1.5<x<3.5。将LiNH2和MgH2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或者将Mg(NH2)2和LiH混合,在球磨机上球磨。然后经过多次吸放氢制备成Li-Mg-N-H储氢材料。该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高(重量储氢量高达5wt%),吸放氢温度(低于200℃),可逆循环性好的特点。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可以用于车载储氢和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