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及其角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7853.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昶;孙维言;汪洋;邓家骏;佘云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B17/34;A61B34/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控制装置 穿刺 结构板 针引导 针孔 肺部穿刺 铰接设置 角度控制 铰接孔 支脚 底座 底座中心位置 倒U型结构 边缘位置 对称设置 误差控制 有效控制 圆心位置 组织创伤 左右两侧 圆心 出针孔 穿刺针 一次性 穿出 穿入 底端 进针 并发症 成功 | ||
1.一种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角度环(20)和入针引导座(30);其中:
所述角度环(20)由两片半圆形的结构板组成,两所述结构板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左右两侧位置,且所述结构板的圆心位置开设有铰接孔(21),边缘位置设置有刻度(22);
所述入针引导座(30)呈倒U型结构,其顶部开设有入针孔(31),其两支脚(32)的底端铰接设置于所述刻度(22)内;
其中,所述入针引导座(30)的顶部以铰接设置于所述铰接孔(21)内的所述支脚(32)为圆心沿所述角度环(20)圆周方向旋转至一定角度,穿刺针从所述入针孔(31)穿入后,自所述底座(10)中心位置的出针孔(11)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可翻转的压片(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呈长方形结构,其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孔(11)与两所述铰接孔(2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环(20)的半圆形结构板上开设有半圆形导向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针引导座(30)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半圆形导向槽(23)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半圆形导向槽(2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采用软橡胶材质,且与所述半圆形导向槽(23)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针引导座(30)侧面呈扇形结构。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控制装置的基于CT引导的肺部穿刺角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患者舒适、稳定的前提下,以病灶距体表的距离最短为原则,选取相应的仰卧、俯卧、斜卧等体位;
步骤2,在病灶区域粘贴栅栏定位器,进行定位扫描;取病灶最大直径并避开骨骼、血管和病变坏死区;
步骤3,进针点选择后,在皮肤上进行标记,同时用CT携带软件计算穿刺深度;
步骤4,局部皮肤消毒、铺盖洞巾后,浸润麻醉,撤掉洞巾;用消毒胶带将底座(10)的凹槽沿CT激光固定在患者皮肤上,再铺洞巾;
步骤5,在底座(10)上安装角度环(20),并按所需角度固定入针引导座(30),使入针孔(31)直接指向病灶中心;
步骤6,将检查床退回穿刺层面进行扫描,可显示入针引导座(30)的入针孔(31);
步骤7,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到达病灶后,再行CT扫描,确定穿刺成功后,用穿刺针取相应病变组织;
步骤8,结束穿刺、轻轻退回穿刺针,取下角度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78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