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4672.6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5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和彦;出塩幸彦;森田浩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20/40 | 分类号: | B60W20/40;B60W10/02;B60W10/06;B60W10/08 |
代理公司: | 11225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萌萌;权太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离合器 变速 混合动力车辆 变速响应性 控制装置 转矩降低 卡合 升档 发动机 单向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变速器 条件成立 行驶过程 电动机 驱动力 驱动轮 延迟 并行 释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于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并行地设置有单向离合器和摩擦离合器且在其驱动轮侧具备变速器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提供一种在释放了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行驶过程中能够改善升档时的变速响应性并缩短变速时间的控制装置。在预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将摩擦离合器(32)卡合之后执行转矩降低,并且实施升档。由于能够通过摩擦离合器(32)的卡合而利用由发动机(14)实现的转矩降低,因此提高了变速响应性。此外,通过以使摩擦离合器(32)卡合的状态而实施自动变速器的变速,从而缩短了变速时间,并且能够避免驱动力的上升延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于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相互并行地具有摩擦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并且所述电动机经由变速器而与驱动轮连结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实施升档时的控制。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在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相互并行地具有摩擦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即为此控制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明确地记载了如下的技术,即,在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维持摩擦离合器的卡合,且在加速时或加速器关闭的惯性行驶、即滑行时的升档中,所述摩擦离合器被设为释放。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9434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由于在升档时将摩擦离合器设为释放的情况下,在升档结束之后,将在发动机与电动机的转速同步之后使摩擦离合器卡合,因此,存在驱动力的响应性降低的可能性。此外,根据所述电动机的状态,存在所述电动机的转速无法立刻下降的情况。因此,在于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相互并行地具备摩擦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并且所述电动机经由变速器而与驱动轮连结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升档时,产生了实现变速控制的改善的需要。
本发明为以上述的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于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相互并行地具备摩擦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并且所述电动机经由变速器而与驱动轮连结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关于发动机正在工作的混合动力行驶过程中的升档变速,能够改善升档时的变速响应性,并缩短变速时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发明的主旨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a)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在作为驱动力源的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并列地具备对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电动机之间进行连接或断开的摩擦离合器、以及仅传递从所述发动机朝向所述电动机的单向的驱动力的单向离合器,关于在所述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具备自动变速器的混合动力车辆,对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行驶和至少所述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的混合动力行驶进行选择,(b)在处于混合动力行驶状态且处于所述摩擦离合器的非卡合状态时实施自动变速器的升档的情况下,执行在使所述摩擦离合器卡合之后开始进行所述升档的第一升档控制。
第二发明的主旨为,在第一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预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升档控制,而在所述预定的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执行第二升档控制,所述第二升档控制为,在维持所述摩擦离合器的非卡合状态的同时实施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升档,并在所述升档过程中使用所述电动机而实施临时性的转矩降低的控制。
第三发明的主旨为,在第二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升档控制中,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升档过程中至少使用所述发动机而实施所述临时性的转矩降低,在所述第二升档控制中,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升档过程中通过所述电动机而实施所述临时性的转矩降低。
第四发明的主旨为,在第一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输入侧旋转部件及输出侧旋转部件的转速差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或者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要求加速量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升档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