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黑麦基因、其编码蛋白质及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70379.8 申请日: 2019-05-06
公开(公告)号: CN110204599A 公开(公告)日: 2019-09-06
发明(设计)人: 刘宝龙;张怀刚;宗渊;曹东;席杏媛;李云;魏乐;李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46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任苇
地址: 810008 ***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黑麦 编码蛋白质 花青素合成 基因工程手段 氨基酸序列 核苷酸序列 主效基因 黑麦 基因 花青素 可调控 靶点 蓝粒 性状 蛋白质 调控 改造 研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黑麦基因、其编码蛋白质及用途,所述基因为调控小黑麦蓝粒性状的主效基因,可调控花青素合成。小黑麦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对研究黑麦花青素合成机制提供了基础,也为基因工程手段改造植物从而提高花青素的含量提供了方向和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调控花青素合成与代谢的基因TsMYC1,包括该基因的重组质粒、宿主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蓝粒小黑麦主要是由于糊粉层中花青素大量积累所致(Bartl等,2015)。花青素作为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从而保护植物抵御外界胁迫(Grausgruber,et al.,2018)。此外花青素赋予植物器官不同颜色,能够吸引昆虫对其进行授粉传播(Li,et al.,2019)。花青素是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后的产品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功效(Su,et al., 2018)。在麦类作物遗传育种过程中,蓝粒性状可以用于鉴定杂合体和检测染色体变化,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遗传标记。

植物中花青素合成代谢属于次生代谢通路的分支,在模式植物中花青素的合成代谢途径已被深入研究(Wheeler and Smith,2019)。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首先由苯丙氨酸经过三步酶促反应生成香豆酰CoA,香豆酰CoA和丙二酰CoA按1:3比例由查尔酮合成酶(CHS)催化,生成查尔酮,在查尔酮异构酶(CHI)的催化下,查尔酮异构化形成柚皮素(黄烷酮)。柚皮素在类黄酮-3-羟化酶(F3H)催化下,羟化形成二氢黄酮醇。F3H、类黄酮-3'-羟化酶(F3'H)、类黄酮-3',5'-羟化酶(F3'5'H)同属P450超家族。由这三种羟化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合成花色素苷的直接前体。二氢黄酮醇被羟化过程中位置的差异,将决定最终合成的花色素苷的种类,从而决定植物不同组织器官的颜色。从二氢黄酮醇转变成花色素苷需要几个不同酶的作用。ANS主要催化从无色花色素到花色素的转变,不稳定的花色素进一步糖苷化形成稳定的花色素苷(Kim,et al.,2016)。花青素合成通路中由结构基因编码对应的合成酶或者异构酶等,由此影响花色苷的种类及表达量。而结构基因受到MYB、bHLH和WD40三类转录因子调控,它们所形成的MBW复合物作用于结构基因启动子区域,从而对花青素合成具有调控作用(Lloyd,et al., 2017)。其中WD40属于组成性表达,在所有组织中表达均一致,并不是调控花青素的关键因素。而部分MYB转录因子和bHLH转录因子都能够单独或者共表达,从而诱导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多数MYB转录因子都已被分离,并单独在模式植物烟草中过量表达从而激活花青素合成代谢通路(Zhang,et al.,2019)。而 bHLH蛋白也称作MYC蛋白,往往需要与MYB蛋白相结合,从而调控植物不同组织部位的花青素合成代谢(Xie,2017)。

麦类作物中,目前只有在偃麦草、山羊草、黑麦、大麦和小麦中发现了相关基因。长穗偃麦草中控制蓝粒性状主效基因Ba1定位于4Ag染色体长臂 FL0.71-0.8。由蓝白粒杂交后代籽粒颜色分离比发现,Ba1基因属于显性基因。在一粒小麦中Ba1同源基因分别定位于4A和4J染色体中,而不同的籽粒颜色很可能就是染色体异位产生的结果(Zheng,et al.,2006)。六倍体蓝粒小麦中控制糊粉层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ThMYC4E定位于4E染色体并已进行瞬时表达功能验证(Li,et al.,2017)。而控制小黑麦蓝粒性状的主效基因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比较小黑麦蓝粒和白粒糊粉层中结构基因的差异及其转录因子,并比较它们的转录水平差异。

二代测序技术现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组测序、重测序、甲基化和基因表达谱分析。而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各类植物中控制不同组织部位花青素合成代谢关键基因已经屡见不鲜,许多基因已经得到分离与功能验证(Fang,et al., 2016,Kodama,et al.,2018,Ye,et al.,2019)。因此二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是一种经济便捷的生物技术。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MEICA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花粉育性中的应用-201710494220.8
  • 程祝宽;胡青;李亚非;唐丁;沈懿;杜桂杰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2017-06-26 - 2019-11-12 - C07K14/415
  • 本发明公开了MEICA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花粉育性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命名为MEICA1蛋白,获自水稻,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雄性育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编码所述MEICA1蛋白的基因(MEICA1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保护所述MEICA1蛋白在调控植物雄性育性中的应用。结合采用组织特异性抑制基因表达的方法,以MEICA1基因为靶标,可获得雄性不育的水稻。
  •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及其应用-201610647862.2
  • 唐九友;左示敏;吴旭江;殷文超;潘学彪;储成才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2016-08-09 - 2019-11-12 - C07K14/415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为a1)或a2)或a3)或a4)或a5):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蛋白质;a2)在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a3)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7所示的蛋白质;a4)在序列表中序列7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a5)将a1)或a2)或a3)或a4)所示的蛋白质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蛋白质。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对调控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中具有广阔前景。
  • 参与调控甜瓜苦味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应用-201611124605.7
  • 黄三文;马永硕;尚轶;张忠华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2016-12-08 - 2019-11-12 - C07K14/415
  • 本发明提供参与调控甜瓜苦味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应用,首次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在甜瓜基因组中发现控制苦味合成的两个bHLH转录因子CmBr和CmBt,两个bHLH转录因子分别在根部和野生果实中控制苦味的形成。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凝胶阻滞实验和烟草瞬时表达体系证明了这两个转录因子能够直接结合到到苦味素合成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并激活合成基因的表达;同时通过甜瓜子叶瞬时表达,从遗传学上证明了CmBr和CmBt的过表达能够激活苦味合成基因的表达,使得无苦味子叶获得苦味表型。CmBt基因位于驯化区域内。本发明进一步揭示了甜瓜苦味形成的分子机制,为无苦味甜瓜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组成型大豆启动子-201480015787.7
  • S.张 - 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合伙公司
  • 2014-03-11 - 2019-11-12 - C07K14/415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调控植物中异源核苷酸序列表达的组合物和方法。组合物包括用于编码大豆中γ液泡膜内在蛋白和质膜内在蛋白的基因的两个新型启动子核苷酸序列,以及包括这些启动子核苷酸序列或其变体和片段的载体、微生物、植物以及植物细胞。还提供了用于使用本文所披露的启动子序列在植物中表达异源核苷酸序列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将可操作地连接到本发明的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稳定地结合到植物细胞的基因组中,并且再生出表达该核苷酸序列的经过稳定转化的植物。
  • 蛋白质LMM5.4在调控植物抗病性与超敏反应性中的应用-201610459682.1
  • 翟文学;赵纪莹;江光怀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2016-06-22 - 2019-11-01 - C07K14/415
  •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LMM5.4在调控植物抗病性与超敏反应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应用中,蛋白质LMM5.4是如下A1)、A2)或A3):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5的蛋白质;A2)将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A3)在A1)或A2)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实验证明,本发明的LMM5.4与植物的抗病性相关,还可以调控植物的超敏反应性,可以利用LMM5.4及其基因调控植物的抗病性与超敏反应性。
  • 一种含有叶绿体转运肽的基因序列的应用-201810365955.5
  • 薛松;朱振;曹旭鹏;苑广泽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018-04-23 - 2019-10-29 - C07K14/4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叶绿体转运肽的基因序列的应用。通过构建含有叶绿体转运肽序列的磷脂: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载体,转化至野生型莱茵衣藻中并进行过表达,强化衣藻TAG合成能力,同时达到TAG积累与微藻生长同步化的目的。本发明将这种转基因衣藻通过正常TAP培养基培养,总脂肪酸含量和TAG积累分别提高22%和32%,实现了蛋白表达和油脂积累与生长同步化的目标,这将对生物能源有着重要作用,在微藻生物工程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 用于治疗代谢系统疾病的多肽及其组合物-201810320682.2
  • 张宇飞 - 武汉格睿特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4-09 - 2019-10-25 - C07K14/41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良的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的多肽,与氨基酸配合后不仅提高了稳定性,而且提高了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本发明的多肽及其与氨基酸的组合物耐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酶解,从而既可以口服给药,又可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是罕见的四种给药方式均能降血糖和降血脂的药物,用药方式灵活,同时还具有保护并修复胰腺β细胞功能的活性,且不会导致患者产生低血糖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无药物毒副作用,用药方便安全,可长期稳定贮存,并能有效预防、治疗Ⅱ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比现有降糖药物能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附加心血管获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因此具有明显优势。
  • GhNAC79及其在调控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201710107313.0
  • 喻树迅;郭亚宁;庞朝友;马启峰;魏恒玲;范术丽;宿俊吉;王寒涛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2017-02-27 - 2019-10-25 - C07K14/415
  • 本发明公开了GhNAC79及其在调控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GhNAC79,是如下A1)、A2)或A3):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2、序列2的第143‑232位或序列2的第1‑187位的蛋白质;A2)将序列表中序列2或序列2的第143‑232位或序列2的第1‑187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A3)在A1)或A2)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实验证明,本发明的GhNAC79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抑制GhNAC79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植物的抗旱能力,可利用本发明的GhNAC79及其编码基因调控植物的抗旱性。
  • CNUSMXY1蛋白及其在培育抗虫植物中的应用-201710573781.7
  • 宋素胜;谢道昕;黄煌;齐天从;刘贝 - 首都师范大学
  • 2017-07-14 - 2019-10-25 - C07K14/415
  • 本发明公开了CNUSMXY1蛋白及其在培育抗虫植物中的应用。CNUSMXY1蛋白是如下(a)或(b)或(c):(a)由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与植物抗虫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c)与植物抗菌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编码CNUSMXY1蛋白的基因(命名为CNUSMXY1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将CNUSMXY1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抗虫性高于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有助于促进人们对植物抗性的研究,有助于培育抗虫植物。本发明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市场前景。
  • 一种控制水稻叶片衰老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201610794495.9
  • 钦鹏;李仕贵;邓路长;王玉平;马炳田;刘志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2016-08-31 - 2019-10-18 - C07K14/4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稻叶片衰老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由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衍生序列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该基因由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其衍生序列组成。本发明基因为同时控制水稻叶片早衰和株型的新基因,为水稻叶片早衰和水稻株型的改良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其次,本发明基因可用于水稻育种中对水稻叶片早衰材料筛选,以及用于杂交育种后代材料叶片早衰材料的早期鉴定和筛选;此外,本发明为水稻叶片早衰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基础,并可用于改良水稻叶片早衰育种材料的创制中。
  • 植物抗旱相关蛋白ZmNAC11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201510437994.8
  • 秦峰;毛虎德;李素华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2015-07-23 - 2019-10-18 - C07K14/4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抗旱相关蛋白ZmNAC11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蛋白质ZmNAC111来源于玉米(Zea mays L.),为如下a)或b)的蛋白质: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表中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抗旱性相关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将来源于玉米(Zea mays L.)的ZmNAC111转入拟南芥或玉米,得到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植物的抗旱性高于未转基因的目的植物。表明,ZmNAC111及其编码的蛋白有抗旱的功能,在提高植物抗旱性的育种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植物抗逆相关蛋白OsIAA1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201711024597.3
  • 王飞兵;陈新红;叶玉秀;周青;任高磊;李烽生;王博文;杨雨霖 - 淮阴工学院
  • 2017-10-27 - 2019-09-24 - C07K14/4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抗逆性相关蛋白OsIAA18及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表中序列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由序列SEQ ID NO:2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将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以得到耐盐性和抗旱性显著增强的转基因植株。本发明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对培育抗逆性增强植物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将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市场前景。
  • 一种从澳大利亚甜羽扇豆粉中提取β-conglutin的方法-201910597588.6
  • 陆旸;张咏;王黔;王硕 - 天津科技大学
  • 2019-07-04 - 2019-09-20 - C07K14/415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澳大利亚甜羽扇豆粉中提取含量最高、强致敏性的致敏羽扇豆球蛋白‑β‑conglutin,以羽扇豆粉为原料,经过丙酮、Tris‑HCl、硫酸铵等试剂处理后,通过离心、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排阻层析,促进分离目标蛋白质,分离提纯获得纯度较高的目标物,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分离的蛋白质进行表征。基于此背景,为后续进一步探究蛋白性质、相应特异性抗体的生产及人类毒性的研究奠定基础。此方法可以选择性的分离目标过敏原并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成分,有助于准确地确定羽扇豆浓度。除此之外,通过观察提取出的过敏原与相应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的反应,可阐释过敏原的毒性特性并为进一步探测食品中羽扇豆过敏原所进行的分析实验提供关键信息。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