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客车用绝缘监测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5412.3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囤金军;刘涛;王波;宋金香;徐彪;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30 | 分类号: | B60L58/30;B60L3/04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监测模块 升压 绝缘监测 非隔离 整车 燃料电池客车 燃料电池模块 电池模块 辅助动力 控制系统 控制器 低电压平台 高电压平台 燃料电池车 车辆运行 负载供电 后端电路 前端电路 数据通讯 异常问题 不一致 电转换 供电 输出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客车用绝缘监测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包括燃料电池模块、辅助动力电池模块、非隔离升压DCDC、绝缘监测模块、整车负载和控制器;所述辅助动力电池模块直接用于整车负载的供电,非隔离升压DCDC用于将燃料电池模块发出的低电压平台电转换为高电压平台电后给整车负载供电;所述绝缘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绝缘监测模块和第二绝缘监测模块,第一绝缘监测模块用于对非隔离升压DCDC输入前端电路进行绝缘监测,第二绝缘监测模块用于对非隔离升压DCDC输出后端电路进行绝缘监测;所述控制器用于与各个模块的数据通讯;解决了采用非隔离升压DCDC的燃料电池车的绝缘监测标准不一致导致的车辆运行异常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动客车设计与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客车用绝缘监测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燃料电池客车主要以搭载燃料电池和辅助动力电池作为电能来源的混合动力类型,燃料电池模块输出电压一般为200V左右,电压平台较低,需要通过升压DCDC将电压升高至与辅助动力电池相同电压平台,共同驱动车辆。升压DCDC一般采用BOOST电路结构,分为隔离型和非隔离型,隔离型因体积较大、效率偏低、成本偏高,同时基于车辆空间、高效转换以及车辆性价比考虑,绝大多数采用非隔离型升压DCDC。采用非隔离型升压DCDC车辆,因燃料电池高压电路与动力电池和整车高压负载连接在了一起,一方面目前燃料电池自身绝缘相对偏低,容易达到绝缘安全值下限造成整车降功率或停机,影响车辆的运行;另一方面因升压DCDC两端电压平台的差异,会带来绝缘监测预警限值的差异,难以兼顾。
本申请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采用非隔离升压DCDC会带来绝缘判断的差异,按照《GB/T18384.3-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6.7.1要求:如果直流和交流的B级电压电路可导电的连接在了一起,则电路至少满足500Ω/V的要求。根据此规定,在非隔离升压DCDC输入端,即燃料电池端,若最大输出电压为300V,则绝缘电阻至少需满足150KΩ;在非隔离升压DCDC输出端,一般最大电压按照动力电池最大电压计算,如600V,则绝缘电阻至少需满足300KΩ。两端最大电压的差异导致了绝缘监测报警值的标准不同,若仅兼顾动力电池端,采用300KΩ预警,因燃料电池绝缘电阻普遍偏低,会导致报警频繁,影响车辆运营;若仅兼顾燃料电池端,采用150KΩ预警,则动力电池端绝缘值判断低于国家标准要求,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客车用绝缘监测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较好的解决了采用非隔离升压DCDC的燃料电池车的绝缘监测标准不一致导致的车辆运行异常问题,确保了在燃料电池单方面出现绝缘问题时既不影响车辆运行,也保证了整车绝缘监控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客车用绝缘监测控制系统;
一种燃料电池客车用绝缘监测控制系统,包括燃料电池模块、辅助动力电池模块、非隔离升压DCDC、绝缘监测模块、整车负载和控制器;所述辅助动力电池模块直接用于整车负载的供电,所述非隔离升压DCDC用于将燃料电池模块发出的低电压平台电转换为高电压平台电后给整车负载供电;所述绝缘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绝缘监测模块和第二绝缘监测模块,第一绝缘监测模块用于对非隔离升压DCDC输入前端电路进行绝缘监测,第二绝缘监测模块用于对非隔离升压DCDC输出后端电路进行绝缘监测;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燃料电池模块、绝缘监测模块、非隔离升压DCDC和辅助动力电池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实现绝缘监测控制。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还包括预充电模块,包括第一预充电模块、第二预充电模块和第三预充电模块,所述燃料电池模块的输出正极与第一预充电模块连接后,与非隔离升压DCDC的输入正极连接,非隔离升压DCDC的输入负极与燃料电池模块的输出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及其热管理装置
- 下一篇: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燃料电池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