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汽车自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5499.6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0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韩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A62B3/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312088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杠杆 原理 汽车 自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汽车自救装置,涉及汽车领域,包括安装于车体内壁的装置盒和安装在其一侧的水压盒,所述装置盒位于车窗的上方,所述水压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杠杆,第一杠杆的外端设置有浮球,浮球为轻质浮球,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杠杆,所述第二杠杆位于装置盒的内部且铰接有第一支杆。该基于杠杆原理的汽车自救装置,通过设置有紧急开关装置,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自救,按压开关器,使推杆带动转杆拉动移动杆,使移动杆相互靠近并拉动第二钢绳,使左挡板和右挡板分离,方便将弹性板上的锤芯对准玻璃并将玻璃击碎,逃离车室,成功自救,通过将该装置设置于车窗的上方,孩童难以触碰,且该装置可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自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汽车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车辆落水导致车内人员溺水身亡的事件屡见不鲜,为了减少此类似事故的发生:一方面需要加强司机的驾驶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在车内设置逃生工具。一般车辆落水两三分钟后,水就会冲入车中,目前车辆内的逃生工具以安全锤为主,主要用于击碎车窗,但是此时车室内氧气稀薄,并且乘员在慌乱中会消耗大量体力,乘员逃脱自救的成功率很低。
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01410509113.4的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及设有该自救装置的汽车,该对比文件提出了通过控制拉索将高压储气罐出口端的球阀开关打开,高压气体瞬间释放,推动链球从密封管的出口端快速向集球器的入口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链球不断与棘轮盘的上周向布置的棘轮槽撞击,驱动一体式结构的棘轮盘与驱动齿轮旋转;链球冲出密封管的出口端时对拨叉组件的主动臂外侧端的球形曲面施以向下的压力,使拨叉组件的从动臂一端的“U”型拨叉向上运动,从而推动套装在从动轮上的啮合套向驱动轮方向运动,当啮合套与驱动轮的驱动齿轮啮合后,驱动轮与固定在玻璃升降器驱动轴上的从动轮联接,由从动轮带动玻璃升降器驱动轴及绳轮机构运动,实现车窗玻璃降落,为车室内乘员逃脱提供通道。
该装置通过拉索拉动实现自救,但是拉索暴露在外,难免被车内孩童触动,且该装置内部的气体为一次性,被失误触发后需重新安装,增加了使用成本,且降低了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汽车自救装置,解决了拉索暴露在外,难免被车内孩童触动,且该装置内部的气体为一次性,被失误触发后需重新安装,增加了使用成本,且降低了安全性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汽车自救装置,包括安装于车体内壁的装置盒和安装在其一侧的水压盒,所述装置盒位于车窗的上方,所述水压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杠杆,第一杠杆的外端设置有浮球,浮球为轻质浮球,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杠杆,所述第二杠杆位于装置盒的内部且铰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连接有板壳,所述板壳的底部安装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靠近车窗的一侧安装有锤芯,所述装置盒的内部设置有一级开关装置。
优选的,所述水压盒左侧的出口处开设有环形进水孔,所述水压盒左侧的出口处通过弹簧连接有阻逆板,阻流板的尺寸大于使水只能单向进入水压盒左侧的出口,起到水流单向流动作用。
优选的,所述板壳的底部安装有槽座,所述弹性壳位于槽座的内部,所述槽座的内部连接有蓄力弹簧,所述蓄力弹簧的一端与弹性板连接,通过设置蓄力弹簧,增大了弹性板的弹力。
优选的,所述装置盒的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相远离的一端开设有相同大小的出孔,所述右挡板与左挡板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右挡板的左端和左挡板的右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通过使用弹簧连接,使右挡板和左挡板可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未经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