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动力监测功能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8109.2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江;王季宁;徐军;徐坤;蔺岩;代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R19/00;B64C39/02;B64D27/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余其岳 |
地址: | 31504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动力 监测 功能 无人机 | ||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具有动力监测功能的无人机,包括本地终端和设置于机舱上的控制模块,每个电机上均设置有电流监测模块,每个电流监测模块均耦接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耦接有第一无线模块;本地终端的输入端耦接有第二无线模块,其输出端耦接有警示模块,本发明的具有动力监测功能的无人机,通过统计电流监测模块测得的工作电流的实际时长,能够获取电流监测模块所对应电机的使用时长,通过比较实际时长与基准时长之间的大小,能够判断出电机的使用寿命是否耗尽;若实际时长大于基准时长,则表示电机的使用寿命已耗尽,此时设置于本地终端上的警示模块告警,以提醒无人机用户及时维护或者更换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动力监测功能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比如应用于军事行动、地质勘测、物流运输、农业应用、影视拍摄、消防抗灾以及救援巡查等诸多领域。
申请号为CN201810619327.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民用快递载重无人机,包括装物箱和机舱,装物箱位于机舱的底部;装物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顶部两侧均内嵌设有接收探头,箱盖顶部的前端内嵌设有第二GPS板,箱体两侧的顶部均内嵌设有凹槽;机舱的四角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顶部传动连接有螺旋桨,机舱底部的两侧均内嵌设有发射探头,机舱底部的中间位置内嵌设有高度感应器,机舱的内部设有电路板。
通常螺旋桨由电机驱动,以带动无人机升降运行,电机作为无人机的主要动力来源,其是无人机上使用频率最高且损耗最快的部件,为避免影响无人机的正常使用,需要定期对电机进行维修更换;而无人机操作者,特别是新手操作员,往往较难注意到电机损耗,导致无法及时更换电机,影响无人机的正常运行,甚至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事故,因此现有的无人机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动力监测功能的无人机,其能实时监测电机的运行时长,并在电机正常使用寿命耗尽前进行提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具有动力监测功能的无人机,包括机舱和设置于机舱的若干电机,还包括本地终端和设置于机舱上的控制模块,每个电机上均设置有电流监测模块,每个电流监测模块均耦接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耦接有第一无线模块;本地终端的输入端耦接有第二无线模块,其输出端耦接有警示模块,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无线通讯连接;
控制模块内预设有一基准时长及对应于每个电流监测模块的若干存储区域,电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对应电机的工作电流,控制模块用于统计每个电流监测模块测得工作电流的实际时长并将计算得出的实际时长值存储至对应的存储区域内;控制模块用于比较每块存储区域内实际时长与基准时长的大小,若存储区域内的实际时长大于基准时长,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无线模块远程发送警示信号至第二无线模块,本地终端调取第二无线模块内的警示信号至警示模块,以控制警示模块告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统计电流监测模块测得的工作电流的实际时长,能够获取电流监测模块所对应电机的使用时长,通过比较实际时长与基准时长之间的大小,能够判断出电机的使用寿命是否耗尽;若实际时长大于基准时长,则表示电机的使用寿命已耗尽,此时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无线模块向具有第二无线模块的本地终端发送警示信号,以使设置于本地终端上的警示模块告警,以提醒无人机用户及时维护或者更换电机。
作为优选,本地终端的输出端还耦接有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内的每个存储区域均预设有一唯一识别信息,若存储区域内的实际时长大于基准时长,控制模块调取该存储区域内预设的唯一识别信息并将该唯一识别信息通过第一无线模块远程发送至第二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将接收的唯一识别信息发送至本地终端,本地终端将对应的唯一识别信息发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8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