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水压下浸水物体压缩量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3362.0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新;王延辉;杨绍琼;张连洪;张宏伟;卢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B13/02 | 分类号: | G01B13/02;G01B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压 浸水 物体 压缩 测量 装置 | ||
一种高水压下浸水物体压缩量测量装置,设有水舱、水堵、水堵密封圈、动密封活塞、动密封活塞密封圈、记号针、记号盘;水舱侧面设有带螺纹的出水口,水堵通过螺纹连接拧紧在出水口中;水舱上端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一侧设有槽口,动密封活塞放置在固定孔中,与水舱动密封配合;槽口的侧面装有记号盘,记号针通过螺纹固定在动密封活塞上,随着动密封活塞的移动可在槽口中上下移动,并在记号盘上留下轨迹;动密封活塞密封圈装在动密封活塞上的沟槽内,水堵密封圈装在水堵上的沟槽内,两者保证了水舱的密封效果;该装置对装置内外压力进行传递,使内外压力相等,从而使物体压缩量转换成动密封活塞的位移量。即简单又精确地对压缩量进行个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水压力下承受物体压缩量测量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水压下浸水物体压缩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承压物体在水压下有较大的压缩量,在深海潜器中必须进行精确地测量才能保证其下潜和上浮的安全;但是传统的测量方法无法对实体浸水部分压缩量有精确又方便的测量,往往对其忽略或者用公式进行粗略的估计,往往与实际值偏差较大;目前,针对水压下浸水物体测量相关方法中,《水下滑翔机耐压舱壳体压缩变形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专利中提到一种对耐压舱壳体的测量方法,专利号申请号为CN 108253922 A,但该方法无法对非空腔的耐压体或实体进行水压下压缩量测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高水压下浸水物体压缩量无法精确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水压下浸水物体压缩量测量装置,该装置对装置内外压力进行传递,使内外压力相等,从而使物体压缩量转换成动密封活塞的位移量。即简单又精确地对压缩量进行个测量。
一种高水压下浸水物体压缩量测量装置;设有水舱、水堵、水堵密封圈、动密封活塞、动密封活塞密封圈、记号针、记号盘;水舱侧面设有带螺纹的出水口,水堵通过螺纹连接拧紧在出水口中;水舱上端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一侧设有槽口,动密封活塞放置在固定孔中,与水舱动密封配合;槽口的侧面装有记号盘,记号针通过螺纹固定在动密封活塞上,随着动密封活塞的移动可在槽口中上下移动,并在记号盘上留下轨迹;动密封活塞密封圈装在动密封活塞上的沟槽内,水堵密封圈装在水堵上的沟槽内,两者保证了水舱的密封效果;物体受水压力发生压缩后,为保证水舱内外压力平衡,动密封活塞便会相应移动,通过对该移动位移量的测定,实现水压力下承压物体压缩量测量。
一种高水压下浸水物体压缩量测量装置,本发明使水舱内与水舱外压力平衡,从而使水舱外的压力及时、精确地传递到水舱内,水压即为水舱内浸水物体所受的压力;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记号针的轨迹能有效又安全的测量出物体的形变量;利用水舱内外压力平衡的关系,将水舱外水压力转换成物体所受压力,能够精确对物体变形量与所受压力建立对应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轴测视图;
图6是测量过程中的示意图A;
图7是测量过程中的示意图B。
图中:1、动密封活塞;2、水舱;3、水堵;4、记号针;5、记号盘;6、动密封活塞密封圈;7、水堵密封圈;8、出水口;9、固定孔;10、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包括动密封活塞1,水舱2,水堵3,记号针4,记号盘5,动密封活塞密封圈6,水堵密封圈7,出水口8,固定孔9,槽口10;将被测物体放置于水舱2内,水舱2注满水,此时水堵3未与水舱2进行拧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未经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