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粽子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93102.X 申请日: 2019-04-12
公开(公告)号: CN111802583A 公开(公告)日: 2020-10-23
发明(设计)人: 冯洁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滕王阁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7/126 分类号: A23L7/126;A23L13/7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30047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粽子 成分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粽子成分及其制备方法,成分按100g耗用量可分为:圆头糯米50g、白砂糖0.3g、食用盐0.6g、油0.25g、酱油0.75g、辣椒末0.5g、精肉7.5g、肥膘5g、白砂糖0.07g、食用盐0.15g、鸡精0.05g以及白酒0.2g,其余成分为水,其制备方法为:粽叶浸泡‑洗米拌米‑切肉拌肉‑灌装分料‑粽子包扎‑‑粽子蒸煮‑粽子冷却包装‑粽子杀菌。本发明制备的肉粽的口感更佳,改进了原有的成分,并且在制备方法上进行了改善,使得味道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粽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粽子成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特此本技术方案制备的肉粽的口感更佳,改进了原有的成分,并且在制备方法上进行了改善,使得味道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粽子成分及其制备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粽子成分及其制备方法,成分按100g耗用量可分为:圆头糯米50g、白砂糖0.3g、食用盐0.6g、油0.25g、酱油0.75g、辣椒末0.5g、精肉7.5g、肥膘5g、白砂糖0.07g、食用盐0.15g、鸡精0.05g以及白酒0.2g,其余成分为水,其制备方法为:粽叶浸泡-洗米拌米-切肉拌肉-灌装分料-粽子包扎--粽子蒸煮-粽子冷却包装-粽子杀菌;

粽叶浸泡:将装好粽叶的铁筐吊入100℃左右的开水中浸泡至粽叶转色,已泡至转色的粽叶,要立即吊出沸水,浸入冷水池中,待冷却后清洗,清洗粽叶时必须每张抡开平铺入粽叶清洗机,清洗过程中必须把黄叶及有虫斑的粽叶挑出,清洗后的粽叶必须具有明显的粽叶清香,无异味,手感爽滑,色泽清绿,清洗好的粽叶须平铺入侧放的筐内,叶茎朝上,叶梢朝下,每筐放5/6的粽叶,之后将筐呈20°-30°角侧放沥水,45分钟后平放于置物架上,不得落地摆放;

洗米拌米:将糯米倒入洗米机槽内,用洗米机洗米,除去米中杂质及将米淘洗干净,速度不要过快,一般每袋米约持续4-5分钟洗完,洗完后放入清水槽中浸泡,按浸米时间先后,根据实际天气情况,放置1-2小时让米沥干,以插入米中不粘手为标准。如果天气回潮,空气湿度大,那么沥置的时间则须适当延长;

切肉拌肉:肥瘦肉分开,肥肉将肉皮去掉,调试切肉机,将肥肉与瘦肉分别按品种所要求的重量标准切成长宽相近的长方形大肉块,将已切好的肥肉与瘦肉按配方拌入料酒、搅拌均匀后再放粉状调味料如盐、鸡精等,用拌肉机将肉与调料拌合均匀;

灌装分料:将拌好的米输送至灌装机料斗内,正式运行时打开灌装分料机计数表,并且一次进行放馅(莲蓉、豆沙、鲜肉蛋黄等);

粽子包扎:扎粽子时拿粽叶须一正一反,毛面相互重叠,光面对着自己和外面,不能拿反,且头尾稍错开,其长度以盖住米反折后3.5-5cm,扎粽子时绳子松紧要适度,太松水易煮进去,粽子易散;太紧,成品粽体呈一鼓一鼓的形状,影响外观,也易夹生;

粽子蒸煮:煮粽子前先将冷水放至高压锅约2/3处,煮沸后将粽子放入锅,下锅后煮粽子的水位应将粽子淹没至少10cm,且水位与高压锅,锅口的间距至少为15cm;

粽子冷却包装:热粽起锅后必须先用大功率风扇吹风降温,至粽子外部基本冷却堆积不至变形时一筐一筐倒于冷却架上,不得堆放过高(约30cm左右)以致相互挤压变形、破角等,冷却后进行装袋,装袋前须识别粽子的品种、出锅序号、冷却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滕王阁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滕王阁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3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