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空气引导单元的机动车辆车身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8192.6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1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S·韦伯;J·保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潘飞;郑建晖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车身 空气引导单元 空气引导元件 接收空间 车尾区域 承载元件 调整单元 可移动地 扭转成型 形式形成 后盖 可移动 平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引导单元的机动车辆车身,空气引导单元(3)的空气引导元件(5)与该机动车辆车身(1)齐平地定位,且空气引导元件(3)可移动地与机动车辆车身(1)连接,该机动车辆车身(1)中形成有接收空间(13),该接收空间用于接收安排在该机动车辆车身(1)的车尾区域(2)中的空气引导元件(5),该空气引导单元(3)包括调整单元(4),该调整单元具有调节元件(14),借助于该调节元件,空气引导元件(5)是可移动的,该调节元件(14)被固定地安排在机动车辆车身(1)的承载元件(16)处。根据本发明,承载元件(16)以扭转成型件的形式形成,以便加固车尾区域(2)的构成接收空间(13)的后盖(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引导单元的机动车辆车身。
背景技术
具有空气引导单元的机动车辆车身是已知的。该机动车辆车身尤其是如下的机动车辆车身,其空气引导单元具有呈可移动的所谓的尾翼形式的空气引导元件。该尾翼借助调整单元被可移动地接收在机动车辆车身处,并且因此可以占据相对于机动车辆车身的第一最终位置与第二最终位置之间的不同位置。在该第一最终位置中该尾翼与机动车辆车身齐平地安排,其中在该第二最终位置中该尾翼最大限度地从该机动车辆车身偏离。借助尾翼尤其可以改变该机动车辆车身的下压力和空气阻力系数。为了接收尾翼,在该机动车辆车身的车尾区域中形成接收空间,该尾翼在其第一最终位置中可以被接收到该接收空间中。此外,该调整单元及其运动机构被接收在该接收空间中,该运动机构移动该尾翼并且进行使其稳定。
从公开申请文本DE 10 2008 036 188 B4已知一种机动车辆车身,其中该机动车辆车身具有可移动的尾翼,该机动车辆车身的调整单元被接收在承载部分处。该承载部分与该机动车辆车身的尾部挡板连接,由此该承载部分有助于提高该尾部挡板的刚性。
公开申请文本FR 2 874 579 A1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辆车身,该机动车辆车身具有可移动的尾翼。车尾内部空间借助壳状的覆盖元件相对于尾翼被大体上覆盖,其中该覆盖元件与邻接的车身元件构成封闭的型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引导单元的机动车辆车身,其中机动车辆车身的灰色区域(Grauzone)尤其在空气引导元件打开(angestelltem)的情况下被覆盖,同时实现接收空气引导元件的车身区段的稳定性的改进。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下述1特征的具有空气引导单元的机动车辆车身来实现。本发明的具有便利且重要的改进方案的有利设计在相应的下述2-10中给出:
1.一种具有空气引导单元的机动车辆车身,其中该空气引导单元(3)的空气引导元件(5)能够与该机动车辆车身(1)齐平地定位,并且其中该空气引导元件(5)可移动地与该机动车辆车身(1)连接,其中在该机动车辆车身(1)中形成有接收空间(13),该接收空间用于接收安排在该机动车辆车身(1)的车尾区域(2)中的该空气引导元件(5),并且其中该空气引导单元(3)包括调整单元(4),该调整单元具有调节元件(14),借助于该调节元件,该空气引导元件(5)是可移动的,并且其中该调节元件(14)被固定地安排在该机动车辆车身(1)的承载元件(16)处,
其特征在于,
该承载元件(16)以扭转型材的形式形成,以便加固该车尾区域(2)的构成该接收空间(13)的后盖(10)。
2.根据前述1所述的机动车辆车身,
其特征在于,
该承载元件(16)以灰色区域覆盖件的形式形成,其中该承载元件设计为至少在该机动车辆车身(1)的车身横轴(21)的方向上并且在该机动车辆车身(1)的车身纵轴(22)的方向上覆盖该接收空间(13)。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车身,
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时捷股份公司,未经保时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8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至少一个车顶纵梁的机动车辆的车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履带式装甲车翼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