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6712.0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梅;韩俊妍;吕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0 | 分类号: | G06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群算法 收敛 粒子 速度更新 压缩因子 改进 全局搜索能力 进化算法 搜索空间 整个空间 引入 算法 搜索 | ||
本发明属于进化算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方法。由于粒子群算法有前期收敛速度快后期收敛速度慢的缺点,这就使得粒子无法全面的搜索整个空间。针对粒子群算法的这个缺点,本发明改进粒子群算法中的速度更新方式,在原来的速度更新公式中引入一个压缩因子λ。压缩因子λ的引入可以控制粒子群算法的收敛,使得粒子有机会搜索空间中不同的区域,并获得高质量的粒子。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进化算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末,粒子群优化算法由Eberhart博士和Kennedy博士提出的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随机优化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它模拟的是一个经过简化的鸟类群体运动的模型。该算法将每只鸟比作一个粒子,根据鸟类种群中各个粒子之间的合作和相互学习,最终达到算法优化的目的。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需要被优化的问题的解抽象为粒子,粒子通过不断地向种群中的最优解及其自身经历过的最优解学习,不断被优化进而找到最优解。由于粒子群算法具备原理简单、可调整参数较少、易于实现、智能化、并行性等优点,所以提出后迅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在现实问题优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由于PSO算法存在早熟收敛、维数灾难、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针对粒子群算法容易出现局部极值,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和精度低的问题,引入一个压缩因子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效率及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粒子群算法的缺陷,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效率和精确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每个粒子的位置矢量Xi和速度矢量Vi,每个粒子的位置、速度均在其范围内进行随机赋值,设置与算法有关的参数:种群数目NP、搜索空间的维数D、粒子位置的范围、速度的范围、最大迭代数T、惯性权重w和学习因子c1、c2;
步骤2:设置粒子自身最优解pbest为粒子的当前位置,设置初始种群中最优解为gbest;
步骤3:根据速度更新公式和位置更新公式对粒子进行更新;
步骤4:判断是否达到了迭代次数,若达到迭代次数转到步骤5;若没有达到迭代次数,迭代次数加1,转到步骤3;
步骤5:输出gbest,算法结束。
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
(3.1)根据粒子的位置更新公式更新粒子的位置,根据改进的粒子速度更新公式对粒子的速度进行更新,速度更新公式为:
vi(t+1)=λ{wvi(t)+c1r1(pbesti(t)-xi(t))+c2r2(gbest-xi(t))}
位置更新公式为:
xi(t+1)=xi(t)+vi(t+1)
(3.2)判断位置与速度是否超出可行范围;
(3.3)计算粒子适应度,若当前粒子适应度值优于粒子位置pbest的适应度,则当前位置为局部最优位置,更新pbest的位置为当前粒子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