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校智能管理与智能学车综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3717.8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何杰辉;刘铭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驾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G06Q10/02;G09B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智能终端 智能 管理系统 评判系统 数据运算 整理模块 信息展示模块 移动接收机 采集模块 车辆信息 车内信息 车载数据 获取系统 智能管理 综合系统 基站 驾校 个性化 接收机 车辆操作 车载移动 行驶轨迹 展示信息 档案 车信息 收发 传送 采集 学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校智能管理与智能学车综合系统,包括车辆信息获取系统、高精度差分评判系统、车载智能终端系统和智能驾培管理系统;高精度差分评判系统包括场地高精度基站和车载数据移动接收机;车载数据移动接收机可于场地高精度基站和车载智能终端系统之间收发车辆操作动态及行驶轨迹;车载智能终端系统包括数据运算整理模块、用于采集学员练车信息的车内信息采集模块和用于展示信息的信息展示模块;数据运算整理模块与车辆信息获取系统、高精度差分评判系统的车载移动接收机、车内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展示模块及智能驾培管理系统连接;数据运算整理模块可生成每个学员的个性化学习档案,个性化学习档案可传送至智能驾培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校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驾校智能管理与智能学车综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每年驾校毕业学员人数超过三千万人,驾校仍然处于扩张状态,截止2018年,中国已有1.3万所驾校。虽然现今驾校行业已有20年历史,但是驾校管理仍然非常传统落后,驾校面临严峻的车辆管理、教练队伍管理、学员管理以及教学升学率的巨大问题。
首先,目前传统驾校教练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老龄化明显加重,传统的教练队伍缺乏服务意识与教学标准化意识,教学全靠教练个人经验之谈,且由于传统教练从业门槛较低,考核缺乏数据化、量化评判机制、教学标准化、服务点评以及淘汰机制,因此教练队伍大量出现对学员的吃拿卡要行为,导致学员学车体验感极差,驾校管理者监管难等问题。此外,教练作为驾校车辆的第一直接操作者、管理者,由于现如今驾培市场缺乏一套完善的车辆管理系统,因此也容易出现驾校车辆公车私用、不正当、不安全使用的现象。
总的来说,我国大部分驾校至今仍面临大量教学难、管理难,车辆无法监控到位,学员学车体验差、教学标准化难执行等教学管理运营问题。驾校面临所有问题都是因为缺乏一套完整的涵盖教学标准化、学车数据化、管理智能化多位一体的驾校智能管理与智能学车综合系统。
对中国驾培领域现状探索,问题有以下具体呈现:
1、从车辆管理的角度看,中大型驾校平均拥有50-300台教练车不等,而教练车分散全市乃至多市的若干个角落,驾校管理方难以准确、实时的监控到每一台车辆的运转、轨迹、定位、油耗合理性、教学合法性。
2、从教练管理的角度看,目前驾培市场的学车方法、技巧种类繁多,大多数方法仅来源于教练经验论或个人主观判断,教学缺乏标准化,而标准化方法亦难以得到高效监控,学车过分依赖教练个人主观意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缺乏数据化、方法缺乏标准化。
3、从学员学车与学员管理的角度看,驾校涉及大量的学员培训与积压问题。传统的学员培训,学车无实时培训记录,学车状态、学车技术掌握质量、学车时长、学员个人学车问题、点位问题均没有得到高效、完整的保存,而学员学车的周期普遍不低于2个月,最长超过3年,缺乏记录的情况下,驾校更加无法对学员学车进行高质量、高效的服务于教学的衔接。
4、驾校对教练的监管、管理不力,也会导致学员的服务体验感完全得不到较好的保障。
5、目前驾培市场教学高度依赖教练主观臆断,教练普遍存在固有经验论教学思维,教学缺乏数据化呈现,教练教学判断准确性低,无法高效提高学员学车、考试能力,从而导致学员学车通过率低下的问题。
6、学员学车过程中,缺乏和驾校管理层的高效、直接、高质量的沟通渠道,问题容易积小成多,酿成更多的学员投诉或者管理失当、问题处理不及时导致的更加严重的驾校车辆、教练等一系列运营管理问题,不利于驾校的管理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7、过往学员学车过程中,与教练、校方产生的所有纠纷,本质原因在于学员学车过程中,驾校缺乏对学员进行完整、完善、实时、且全方位的学车数据化与学车服务的记录与呈现,因此驾校所有者或管理方时常容易对责任评判产生失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驾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驾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3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情确定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下一篇:一种犯罪预防预测发现的方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