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4573.1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9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罗为明;袁建华;陆文杰;孙正良;马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陈丽丽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驾驶 汽车 能力 评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车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方法,其中,包括:获取数据;分别生成测试场地模型、评测区域模型、交通标线模型和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判断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是否进入当前评测区域;若是,判断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是否压住当前评测区域内的实线;若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通过所有评测区域的驾驶能力测试以及在任何一个评测区域内均没有压住实线,则判定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合格。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装置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方法能够实时、快速、准确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行驶能力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车辆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方法、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装置及包括该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装置的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系统。
背景技术
2018年4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全国《管理规范》”),对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过程中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及测试车辆,测试申请及审核,测试管理,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目前。在全国《管理规范》指导下,我国已有江苏省、北京、上海、重庆等多个省市发布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实施细则。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了上海、重庆、北京、浙江、武汉、长春、无锡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用于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的测试评价。
自动驾驶汽车是“人车一体”,即,自动驾驶系统代替人类驾驶人实现对车辆的自主操控,采用传统汽车或先进辅助驾驶系统的测试方法,并不能实现对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的测试评估,难以确认自动驾驶汽车是否具备驾驶人的基本驾驶技能,这给为自动驾驶汽车核发类似于人类驾驶人的上路行驶的驾驶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方法、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装置及包括该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装置的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方法,其中,所述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评测方法包括:
获取测试场地数据、评测区域数据、交通标线数据和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数据;
根据所述测试场地数据、评测区域数据、交通标线数据和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数据分别生成测试场地模型、评测区域模型、交通标线模型和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其中所述测试场地模型包括多个分别用于评测不同驾驶能力的所述评测区域模型,且每个所述评测区域模型均包括所述交通标线模型,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包括多个车身轮廓点;
计算多个车身轮廓点的实时动态数据;
根据所述车身轮廓点的实时动态数据以及每个所述评测区域模型判断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是否进入当前所述评测区域;
若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进入当前所述评测区域,则判断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轮廓模型能否通过当前评测区域的驾驶能力测试,以及判断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是否压住当前评测区域内的实线;
若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通过所有评测区域的驾驶能力测试以及在任何一个评测区域内均没有压住实线,则判定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能力合格。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车身轮廓点的实时动态数据以及每个所述评测区域模型判断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是否进入当前所述评测区域包括:
设定所述评测区域模型的边界线为逆时针方向;
判断每个所述车身轮廓点与所述评测区域模型的边界线的位置关系;
若每个所述车身轮廓点均在所述评测区域模型的边界线的左侧和/或在所述评测区域模型的边界线上,则判定所述驾驶汽车车身轮廓模型进入当前所述评测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4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