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牲畜群体数目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0789.9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3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方明;吴炳方;朱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6;G06T7/90;G06T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马陆娟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图像 牲畜 预处理 群体 灰度处理 二值图像 高斯滤波 拼接处理 形态学 并行模式 监测装置 滤波处理 三级流水 实时处理 梯度信息 图像矩阵 图像运算 阈值处理 监测 维数 检索 保留 | ||
公开了一种牲畜群体数目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牲畜群体拍摄图像;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灰度处理、拼接处理以及高斯滤波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阈值处理以及形态学滤波处理以获取所述牲畜群体的二值图像;对所述二值图像进行轮廓检索以得到牲畜群体数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牲畜群体数目监测装置,对原始拍摄图像先进行灰度处理,使图像矩阵维数下降,提高后续的图像运算速度,并且还保留了梯度信息,便于提取轮廓。本发明的灰度处理和拼接处理均采用并行模式,高斯滤波处理采用三级流水结构,实现实时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牲畜群体数目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分析牲畜对草蓄平衡的影响,需要进行草情和牲畜数量监测,实施以草定畜工程,就是根据草场的产草量确定载畜量,以确保草场不再由于不合理利用而退化。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地面调查和人工目视解释无人机影像两种方法进行野外牲畜数量监测,这两种方法比较费时、费力,时效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牲畜群体数目监测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牲畜群体数目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牲畜群体拍摄图像;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并行灰度处理、拼接处理以及高斯滤波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阈值处理以及形态学滤波处理以获取所述牲畜群体的二值图像;对所述二值图像进行轮廓检索以得到牲畜群体数目。
优选地,所述灰度处理包括:对拍摄图像按行进行分块,根据RGB和YUV颜色空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亮度值Y与RGB三个颜色分量的对应关系,即Y=0.3R+0.59G+0.11B;将该亮度值作为所述拍摄图像的灰度值以得到灰度图像。
优选地,所述拼接处理包括:根据并行FFT算法获取灰度图像的频域信息;根据灰度图像的频域信息获取相邻拍摄图像的互功率谱;根据相邻拍摄图像的互功率谱峰值对拍摄图像进行反向拼接;使用渐出渐入的图像融合方法优化拼接结果。
优先地,所述并行FFT处理算法包括:将灰度图像按行分成多块,每块根据一维FFT处理算法按行同时并行运算,得到中间图像;对中间图像按列分成多块,每块再根据一维FFT处理算法按列同时并行运算,得到灰度图像的频域信息图像。
优选地,所述高斯滤波处理包括高斯滤波器构建和卷积运算。
优选地,所述阈值处理包括:将所述拍摄图像的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像素点的灰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将该像素点的灰度值赋予第一灰度值;当像素点的灰度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该像素点的灰度值赋予第二灰度值。
优选地,所述预设阈值为拍摄图像中牲畜和背景分别形成的波峰间的波谷处对应的灰度值。
优选地,对所述二值图像进行轮廓检索以得到牲畜群体数目包括:判断所述二值图像中灰度值为第一灰度值的像素点的所有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是否均为第一灰度值;当所述二值图像中灰度值为第一灰度值的像素点的所有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不是均为第一灰度值时,将该像素点标记为轮廓点;以该轮廓点为起始轮廓点,对该起始轮廓点的所有相邻像素点按照逆时针进行轮廓检索,直至回到该起始轮廓点完成一个轮廓检索;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的轮廓检索;将轮廓的数量作为牲畜群体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牲畜群体数目监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牲畜群体拍摄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并行灰度处理、拼接处理以及高斯滤波处理;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预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阈值处理以及形态学滤波处理以获取所述牲畜群体的二值图像;轮廓检索模块,用于对所述二值图像进行轮廓检索以得到牲畜群体数目。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对拍摄图像按行分成多个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07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