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黄瓜果肉颜色的SNP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80764.9 申请日: 2019-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9762921B 公开(公告)日: 2022-10-28
发明(设计)人: 张圣平;顾兴芳;苗晗;魏爽;薄凯亮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95 分类号: C12Q1/6895;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吴泳历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检测 黄瓜 果肉 颜色 snp 标记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辅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黄瓜果肉颜色的SNP标记及其应用。用于检测黄瓜果肉颜色的SNP标记的引物,核苷酸序列为:5’‑TTGGGACGTTTATGGACTT‑3’/5’‑GTCACAAGAATAGTGTCAGT‑3’;所述引物扩增的与黄瓜绿色果肉基因连锁的特征条带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73位碱基为A;所述引物扩增的与黄瓜白色果肉基因连锁的特征条带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第73位碱基为G。该SNP标记位于黄瓜Chr.5上735949bp处,可在黄瓜候选材料的任何阶段用于判断果肉颜色,提高了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辅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黄瓜果肉颜色的SNP标记及其在黄瓜育种材料选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瓜是我国第一大设施蔬菜,果肉颜色是重要的品质性状,其中绿色果肉的黄瓜因其颜色漂亮,食用营养价值更高而更加受到消费者欢迎。黄瓜果肉颜色多呈白色、白绿、浅绿、黄绿和橙色,实际生产中,栽培黄瓜果肉颜色主要呈现为白色和绿色,主要由于叶绿素含量不同而导致颜色差异。绿色果肉的黄瓜叶绿素含量更高,营养价值较白色果肉的黄瓜更高,且色泽鲜艳,因此选育绿色果肉的黄瓜品种对丰富蔬菜市场、提高黄瓜的商品性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黄瓜果肉颜色遗传规律研究较多,但由于所用试验材料不同而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1971年,Kooistra等研究发现黄瓜果肉颜色由v和w两对基因控制,若两对基因均是隐性基因,则果肉颜色为橙黄色;若均为显性,则果肉颜色为白色。1983年,戚春章等认为西双版纳黄瓜的橙黄果肉对普通栽培黄瓜的白色果肉是显性性状。1992年,Peterson等认为控制版纳黄瓜果肉颜色的基因为wf和yf,其中wf表现为白色,yf表现为黄色,wfwf和yfyf杂交后代为白色:黄色:橙色=12:3:1。李博等(2010)以绿色果肉和白色果肉作为双亲配制F2代进行遗传分析,发现果肉颜色属于数量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有一定加性效应。沈镝等(2011)以橙黄果肉的版纳黄瓜和浅肉色栽培黄瓜杂交,发现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为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迄今为止,关于黄瓜果肉颜色QTL研究很少,仅沈镝(2009)对黄瓜果肉颜色进行了定位,共检测到8个与果肉颜色相关的QTL位点,位于黄瓜第4,5,6和7号染色体上。其中主效QTLβcc4a位于SSR03952和SSR05899两个标记之间,峰值位置为5.0cM,LOD值为7.26,贡献率达52.8%;李博(2010)检测到1个与果肉颜色相关的QTL位点,位于标记CSWCT29-CSWGCA01之间,距离CSWCT29较近,距离为6.01cM,LOD值为3.36,贡献率为11.86%。由此可见,目前报道的与黄瓜果肉颜色连锁的标记只有SSR标记,并未见其他类型标记(如Indel、SNP等)的研究,关于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进行果肉颜色定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领域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与黄瓜果肉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SNP标记,并提供了该标记在筛选黄瓜绿色果肉或白色果肉的黄瓜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检测黄瓜果肉颜色的SNP标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SNPffc-10-F:5’-TTGGGACGTTTATGGACTT-3’;

SNPffc-10-R:5’-GTCACAAGAATAGTGTCAGT-3’;

所述引物扩增的与黄瓜绿色果肉基因连锁的特征条带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序列的第73位碱基为A;

所述引物扩增的与黄瓜白色果肉基因连锁的特征条带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序列的第73位碱基为G。

一种筛选具有绿色果肉特征的黄瓜种质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0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