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别覆盆子及其多种混淆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2042.0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彭昕;袁莉霞;陈宏降;王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鉴别 覆盆子 及其 多种 混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别覆盆子及其多种混淆品的方法,包括提取覆盆子及其多种混淆品DNA、选取PCR扩增引物核苷酸序列、PCR扩增、PCR扩增产物质量检查,用限制性内切酶DpnII或MboI进行酶切反应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即可快速鉴别判断药材覆盆子的真伪及是否掺入了混淆品。其优点为准确性高,稳定性好,通用性高,成本低,步骤简单快速,受药材DNA模板质量及反应条件等影响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鉴别覆盆子及其多种混淆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覆盆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
目前关于覆盆子与绵果悬钩子、山莓、蓬蘽等混淆品的鉴别方法已有研究报道,大都基于外部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传统方法,外部形态和显微结构主观性强,需需要丰富的形态学鉴定实践经验的积累,一般人难掌握,且经过产地粗加工和饮片炮制后,难以看出其本身的形状和颜色,显微特征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鉴定困难。理化方法用于覆盆子与混淆品的鉴别,目前尚没有专属性的通用鉴别方法,且药材的化学成分受生长周期、贮存条件、炮制方法和生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有明显变化,鉴别指标难以标准化,对鉴别结果的准确性也存在较大的影响。且目前尚没有可同时区分多种混淆品的方法。
中药材种质分子鉴定技术直接利用DNA序列进行物种的鉴定,不受生长发育阶段、供试部位、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独一无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且经优化后实验过程标准化,操作简单快速,近年来已逐渐成功应用于某些药材的鉴别,由于不同生物体遗传变异发生在不同的DNA序列中,尤其是对于植物,其基因组进化速率慢,变异度不够,不同植物类群中用于鉴别PCR扩增的目标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ITS2、rbcL、matK、psbA-trnH、rpoC1、rpoB、psbK-psbI、ITS等都有作为候选序列的报道。目前还未获得广泛通用的植物DNA条形码标准片段,因此,对于不同植物基原的鉴别效果均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实验评价筛选基础上。吕群丹等探索了ITS2条形码序列分析在搁公扭根(掌叶覆盆子根)及其 9 种同属易混种的分子鉴别中的应用,通过样品的DNA扩增、测序,
计算遗传距离,并采用NJ 进化树进行聚类分析等步骤,结果表明,搁公扭根各单倍型序列单独聚为一支,且与山莓和武夷悬钩子位于同一大分支中,可见,对ITS2测序可用于鉴别搁公扭根及其同属易混种。然而该方法首先需要提取DNA,对PCR扩增产物测序和聚类软件分析比对才能判断该植物的种类,需要具备的专业学术知识要求高,且操作步骤中需要DNA测序,成本高,耗时长,不适合快速鉴定。因此本领域特别需要建立一种能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的覆盆子及其多种混淆品的鉴别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实现覆盆子及其多种混淆品的快速、便捷、直观的鉴别,提高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鉴别覆盆子及其多种混淆品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2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