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胶三仁膏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1954.6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9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路菁;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后中医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10 | 分类号: | A23L33/10;A23L33/105;A23L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阿胶 清膏 制备 称取 烊化 配方 桔梗 茯苓 阿胶溶液 补气养血 膏剂制备 罐装密封 混合膏剂 麦芽糖浆 润肺止咳 煮沸 阿胶膏 打粉机 黑芝麻 火麻仁 均匀度 甜杏仁 郁李仁 蜂蜜 膏剂 煎煮 搅匀 细粉 制粉 祛湿 生产工艺 免疫力 加热 生姜 清水 药材 浓缩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胶三仁膏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清膏制备:按配方称取茯苓、桔梗以及生姜三味药材,分别加入8‑10倍量清水煎煮3次,滤液经浓缩后,得清膏,待用;(2)制粉:按配方称取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以及甜杏仁,分别置于高速打粉机内,打粉60‑80s;(3)阿胶烊化;(4)膏剂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清膏加热煮沸,加入烊化后的阿胶溶液,同时加入步骤(2)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麦芽糖浆和蜂蜜加入上述混合膏剂中,搅拌搅匀后,趁热罐装密封。本发明具有的补气养血,美养容颜还具有润肺止咳、祛湿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此外特殊生产工艺保证膏剂的均匀度从而生产出具有外形、口感以及功效均上佳的阿胶膏产品。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阿胶膏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阿胶三仁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胶味甘、性平,归三经,阿胶膏有补气养血,滋阴润肺,美容养颜、改善睡眠,调经安胎、消除女性各种周期不适等症状,阿胶膏是按照中医处方,将中药再三煎熬,去渣,煎出汁液后再用微火浓缩,加入阿胶熬制,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内服剂,阿胶膏多采用补益、强身、活血等药物,对患病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健康人来说能增强体质,保持精力充沛,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较于传统配方的阿胶膏,现有的阿胶膏以传统中医药膳工艺结合营养学技术,精选药食同源食材,创新出不同种类以及功效的阿胶膏,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同时如何控制好添加成分与阿胶具有较好的相融性,生产具有外形、口感以及功效均上佳的阿胶膏产品,其产品配方是一方面,同时制作工艺也是影响产品好坏的另一方面,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阿胶三仁膏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阿胶三仁膏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阿胶三仁膏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清膏制备:首先,按配方称取茯苓、桔梗以及生姜三味药材,分别加入8-10倍量清水煎煮3次,每次1-1.5h,合并煎煮液,过滤2-3次,然后,滤液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20℃)后,得清膏,待用;
(2)制粉:首先,按配方称取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以及甜杏仁,将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以及甜杏仁分别炒熟,然后,分别置于高速打粉机内,打粉60-80s,最后,将制得的细粉混合过筛后,待用;
(3)阿胶烊化:首先,按配方量称取阿胶,利用高速打粉机将阿胶打成细粉,然后,冲入开水,搅拌均匀,至其熔化即可;
(4)膏剂制备:首先,将步骤(1)制得的清膏加热煮沸后,加入步骤(3)烊化后的阿胶溶液,同时加入步骤(2)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然后,麦芽糖浆和蜂蜜加清水,熬至拉丝后加入上述混合膏剂中,搅拌搅匀后,趁热罐装密封,得阿胶三仁膏。
优选的,所述阿胶三仁膏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组成:以1kg阿胶三仁膏所需材料为例,黑芝麻10-14%,郁李仁10-15%,火麻仁10-15%,甜杏仁10-15%,茯苓8-10%,桔梗8-10%,生姜5-6%,麦芽糖浆3-7%,蜂蜜5-8%。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以及甜杏仁的制粉后的细度均大于200目。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煎煮方法具体为:首先,加入10倍清水,煎煮1.5h,滤出煎煮液,然后,往余下药渣中加入10倍清水,煎煮1.5h,滤出煎煮液,最后,往余下药渣中加入8倍清水,煎煮1h,滤出煎煮液,三次煎煮的温度均为100℃。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浓缩方式为减压浓缩,即滤液于80℃,-0.085MPa的浓缩罐内浓缩25-30min。
优选的,步骤(4)所述罐装之前膏剂经过微波隧道,于60-80℃的温度下,微波杀菌5-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后中医研究院,未经北京汉后中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1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降脂功能的食品添加剂
- 下一篇:刺梨三萜提取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