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螺旋变形的软体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1147.6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2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球;夏立宇;薛伟杰;周德开;宋文平;张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变形 软体 机器人 | ||
1.一种可螺旋变形的软体机器人,包括主体套筒(1)、外表面变形机构(2)、行程控制线(3)、变形控制线(4)和气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套筒(1)的前端封闭,主体套筒(1)的后端与气室(5)固定连接;所述外表面变形机构(2)固定连接在主体套筒(1)的筒面上;所述行程控制线(3)位于主体套筒(1)内部,行程控制线(3)的一端与主体套筒(1)内部的前端固定连接,行程控制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气室(5)内;所述变形控制线(4)位于主体套筒(1)外部,变形控制线(4)的一端与主体套筒(1)外部的前端固定连接,变形控制线(4)的另一端穿出外表面变形机构(2);
所述主体套筒(1)呈圆柱体形,主体套筒(1)由柔性塑料制成;
所述外表面变形机构(2)由若干短管(2-1)排列而成;各短管(2-1)轴向相对,各短管(2-1)之间间隔设置;各短管(2-1)皆固定连接在主体套筒(1)的筒面上;所述变形控制线(4)的中端穿过各短管(2-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螺旋变形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2-1)为硬质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螺旋变形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变形机构(2)内部的若干短管(2-1)的轴线相连形成一条沿主体套筒(1)外表面盘旋而上的螺旋线,该螺旋线自主体套筒(1)后端延伸至主体套筒(1)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螺旋变形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5)包括密封盒、轴(5-1)、把手(5-2)、入气接口(5-3)和出气接口(5-4);所述轴(5-1)的中端转动配合连接在密封盒上,轴(5-1)的内端位于密封盒内,行程控制线(3)固定并缠绕在轴(5-1)上;所述轴(5-1)的外端固定连接把手(5-2);所述密封盒的一端设有入气接口(5-3),入气接口(5-3)与气泵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盒的另一端设有出气接口(5-4),出气接口(5-4)与主体套筒(1)的后端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螺旋变形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5-1)与密封盒连接的轴承处采用机械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1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线激光传感器的机器人作业轨迹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