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的前悬架防松防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0495.3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汪永嘉;陈顽毅;郭胤良;董国庆;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杆 固定夹 横臂 弹簧伸缩杆 轴承固定槽 内螺纹管 铰接 强度调节器 防断装置 无人驾驶 螺纹部 前悬架 防松 壳体 轴承 结构形变 丝扣连接 稳定能力 开口端 车架 夹紧 立柱 平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的前悬架防松防断装置,包括:由两根支撑杆组成的V形横臂,V形横臂的尖端与立柱铰接,V形横臂的开口端与车架铰接;还包括:设置于V形横臂内、与支撑杆连接的强度调节器;强度调节器包括壳体、轴承固定槽、轴承、内螺纹管、弹簧伸缩杆和固定夹;壳体与支撑杆平齐的位置形成有4个轴承固定槽,内螺纹管通过轴承与轴承固定槽连接,弹簧伸缩杆的一端形成有螺纹部,螺纹部与内螺纹管丝扣连接,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夹铰接,固定夹夹紧支撑杆,每根支撑杆上有2个固定夹。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结构形变的适应能力和稳定能力,安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程式赛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的前悬架防松防断装置。
背景技术
方程式赛车指的是赛车必须依照国际汽车联合会制定颁发的车辆技术规则规定的程式制造,包括车体结构、长度和宽度、最低重量、发动机工作容积、汽缸数量、油箱容量、电子设备、轮胎的距离和大小等。以共同的方程式、即规则限制所造出来的赛车,就是方程式赛车,所进行的比赛即方程式汽车赛。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突破,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已经越来越受到汽车科技爱好者的青睐。同时,随着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引入,方程式赛车的科技含量再一次提高,科技趣味性更强。
但是,由于电力驱动并不如燃油驱动稳定,而且,无人驾驶虽然能够感知障碍、路况,但并不能在行驶中像专业的赛车手一样做到兼顾车速、路况和赛车结构的安全性等因素。导致在无人驾驶中,由于车速过快,而且无驾驶人员对车况进行准确判断,而发生前悬架在颠簸、或者在转弯时多次经过路肩的过程中松动或者断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为了防止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的前悬架松动或者断裂,而进行自动调整的防松防断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的前悬架防松防断装置,通过在横臂上加装强度调节器,提高横臂铰接的稳定性,提高前悬架在形式过程中的结构强度,防止由于无人操控而过度颠簸造成的横臂松动或断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的前悬架防松防断装置,包括:由两根支撑杆组成的V形横臂,所述V形横臂的尖端与立柱铰接,所述V形横臂的开口端与车架铰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V形横臂内、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强度调节器;所述强度调节器包括壳体、轴承固定槽、轴承、内螺纹管、弹簧伸缩杆和固定夹;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杆平齐的位置形成有4个所述轴承固定槽,所述内螺纹管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固定槽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一端形成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管丝扣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夹铰接,所述固定夹夹紧所述支撑杆,每根所述支撑杆上有2个所述固定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V形横臂之间设置具有弹性支撑作用的强度调节器,能够在赛车出发前,依据车况和路况对强度调节器的拉伸和支撑强度进行调整,进而保证在行驶过程中的前悬架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前悬架发生松动或者断裂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结构形变的适应能力和稳定能力,安全性强。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的前悬架防松防断装置中,所述壳体为正六棱柱,在所述壳体的六个侧面中,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朝向所述V形横臂的尖端和开口,其它四个侧面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轴承固定槽。能够保证弹簧伸缩杆的分布角度更均匀,稳固效果更强。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的前悬架防松防断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形成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上壳体形成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螺丝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紧固连接。通过壳体的拆分,能够提高使用者在安装过程中的方便性,易于拆卸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0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车轮的悬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传力用悬架摆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