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液状组合物、电极、电化学反应用催化剂电极、燃料电池以及空气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1934.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薮浩;末永智一;熊谷明哉;阿部博弥;平井裕太郎;野崎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AZUL能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H01M4/90;H01M12/06;H01M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鞠文军;李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液状 组合 电极 电化学 应用 燃料电池 以及 空气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剂,其具备超过附载铂的碳材料的氧还原催化能力。所述催化剂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金属络合物以及碳材料。式(1)中,X1~X8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D1~D4为氮原子或碳原子,在所述碳原子上键合氢原子或卤素原子,M为金属原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液状组合物、电极、电化学反应用催化剂电极、燃料电池以及空气电池。
本申请主张2018年3月2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37521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本文中。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燃料电池,其利用氧的还原反应而产生电能。在燃料电池中,通常在电极的表面设置促进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层。作为此催化剂,已知附载铂的碳材料。附载铂的碳材料促进氧的还原反应的功能(氧还原催化能力)优异。
然而,由于铂昂贵,资源量受限,因而人们尝试开发廉价并且资源量丰富的替代催化剂(专利文献1~4)。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空气极用催化剂,其包含氧还原催化剂以及助催化剂,该助催化剂是包含2质量%以上的可进行配位结合的杂原子的碳材料。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铁酞菁/石墨烯纳米复合体氧还原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与铁酞菁分散液混合、获得铁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体的工序,以及将铁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体进行还原的工序。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电极催化剂,其包含催化剂成分与催化剂附载材料,催化剂成分包含导电性聚合物金属络合物,所述导电性聚合物金属络合物包含导电性聚合物与金属离子,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具有选自由吲哚、异吲哚、萘并吡咯、吡咯并吡啶、苯并咪唑、嘌呤、咔唑、吩噁嗪(phenoxazine)以及吩噻嗪(phenothiazine)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重复单元结构,催化剂附载材料包含具有细孔结构的导电体。
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氧还原用电极,其含有由下式(5)表示的四吡嗪并四氮杂卟啉钴(cobalt tetrapyrazinoporphyrazine)衍生物作为催化剂成分。
但是,在专利文献1~4中记载的技术中,不能实现获得具备超过附载铂的碳材料的氧还原催化能力的催化剂。
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技术中,为了确保导电性而使用了导电性优异的铁酞菁。然而,铁酞菁相对于各种溶剂的溶解度低,在催化剂中的铁酞菁的含量的上限值存在极限。因此,存在有如下的可能性:因铁酞菁的低的溶解度而限制了氧还原催化能力的提高。
对于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电极催化剂,在制造工艺中必需进行导电性聚合物的聚合,因而很难说是容易获得的电极催化剂。
对于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氧还原用电极,由于在构成四吡嗪并四氮杂卟啉钴衍生物的吡嗪上键合有三氟甲基,因而氧还原催化能力有可能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59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9106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311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再公表WO2007/023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剂,其具备超过附载铂的碳材料的氧还原催化能力。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ZUL能源株式会社,未经AZUL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1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