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刍动物的妊娠的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6712.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昌志;国井宏树;伊藤月乃;川原学;呗花子;铃木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51 | 分类号: | C12Q1/6851;C12Q1/688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张默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刍动物 妊娠 判断 方法 | ||
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对于对象动物的侵入少、对胎儿的影响小、能够在饲养现场实施的家畜动物的妊娠判断。解决手段: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反刍动物的妊娠的方法,包括:使用从处于相当于妊娠初期时期的待测反刍动物的子宫颈管至阴门的生殖器采集的含有粘膜上皮细胞的试样,测定该粘膜上皮细胞中应答IFN‑τ而被诱导的分子的表达量的测定工序;以及通过将该表达量与未妊娠的同种反刍动物的相应的粘膜上皮细胞中前述分子的表达量进行比较来判断待测反刍动物的妊娠的判断工序。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交配、人工授精或受精卵移植后且在新的排卵周期开始前迅速进行妊娠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判断反刍动物的妊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管是肉用、乳用还是其他用途,家牛、绵羊、山羊等家畜动物的繁殖几乎都是通过人工授精或受精卵移植进行。然而,人工授精、受精卵移植带来的受孕率不高,例如乳用牛的受孕率低于50%。低受孕率给畜牧业者带来了人工授精或受精卵移植次数的増加、未妊娠的空胎时期和分娩间隔的延长等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等严重的经济负担。
家畜动物发情征兆的弱化、遗传改良对繁殖性状的负面影响、或者大规模经营导致的多头化饲养等被指为低受孕率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不明了,虽然也在进行提高受孕率的研究,但也没有发现改善的迹象。因此,强烈需要提早对进行了人工授精或受精卵移植的家畜动物进行妊娠判断、缩短空胎时期和分娩间隔。
家牛的妊娠判断主流是通过直肠检测法和超声波诊断法进行。虽然任一方法的判断结果可靠性都很高,但是必须在受精后过一个月以上再实施。假设家牛的排卵周期为21天,这意味着上述一个月以上的等待会在确定未受孕前的时期失去一次或两次进行新的人工授精或受精卵移植的机会。在作为其结果而产生的空胎时期不会获得生产收入,产生了饲养所需的损失金额。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在人工授精或受精卵移植后、经过排卵周期前迅速进行妊娠判断,则能够根据下一排卵周期对未受孕牛进行人工授精或受精卵移植,可期待事实上的受孕率提高。
反刍动物中,作为一种I型干扰素的干扰素-τ(IFN-τ)与受精胚的着床相关。列举家牛为例,受精后一边重复卵裂一边进入子宫内的胚胎进入分化出将来可成为胎儿的内部细胞团和形成胎盘的滋养膜细胞这2种细胞群的囊胚期。IFN-τ从该滋养膜细胞产生,由此,母体识别胚胎的存在,调整为适合着床的子宫内环境。
来自反刍动物滋养膜细胞的IFN-τ产生量曲线中,已知不管反刍动物的种类如何,都有下述大体共通的模式:从卵裂至囊胚形成的产生量少,在孵化(hatching)后即从容纳到达子宫的胚胎的糖蛋白囊即透明带脱出后急速増加,着床前迎来峰值,然后经过着床而急速减少。此外还已知,在母体内膜组织中,由于从滋养膜细胞产生的IFN-τ的刺激,ISG15、Mx1、Mx2、OAS-1等IFN-τ诱导性因子(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被诱导。另一方面,卵子未受精的情况下或虽然受精但受精胚不存在于子宫内的情况下,妊娠不成功,确认不到IFN-τ的产生和IFN-τ诱导性因子的表达,开始新的排卵周期。
从以上机制出发,子宫腔内的胚胎导致的IFN-τ的产生或子宫内膜组织中IFN-τ诱导性因子的表达可期待成为反刍动物的妊娠的早期判断指标。以子宫内部的组织为对象的待测物采集中,对于对象动物的侵入、对于胎儿的影响令人担忧,因此,代替该采集方法,开发了以母体的血液待测物为对象的通过检测IFN-τ诱导性因子的表达而进行的妊娠判断方法(专利文献1)。可是,血液诊断中,每个个体的基因表达量存在波动等,判断结果的可靠性不一定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534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6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度像素化的LED芯片和芯片阵列装置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