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保障至少一条运货吊索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53378.4 | 申请日: | 2018-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2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 发明(设计)人: | 伊夫·德·法兰西;加里·伯特兰;埃里克·拉莫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思可普国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1/22 | 分类号: | B64D1/22;B64D1/08;B64C27/04;B66C1/12;B64D17/30;B64D17/38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孙文杰 |
| 地址: | 法国巴黎75***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保障 至少 一条 吊索 装置 | ||
用于保障至少一条在直升机(1)下方运送负载(C)的吊索(E)的装置(3),所述保障装置(3)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皮带(31)和至少一条第二皮带(32);连接机构(33),连接机构在关闭状态下连接所述皮带(31、32)以形成能够支撑吊索(E)的整条保障皮带,并在打开状态下释放所述皮带(31、32)以投下所述吊索(E);和致动器(34),所述致动器在输入机械力(F1)后打开所述连接机构(33),所述连接机构(33)包括级联减力装置,用以减少由连接至所述吊索(E)的负载产生的、抵抗所述连接机构(33)打开的抵抗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下吊索运送领域,具体涉及保障运货吊索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众所周知的是,用直升机运输称为“负载”的物料。当负载的体积太大而无法在直升机内部运输时,已知的是使用缆绳(称为“吊索”)将负载连接到直升机下方,以抬起载货进行运输。为此,参考图1,直升机1A包括夹紧装置(称为载货挂钩2A),吊索E的上端连接至该夹紧装置,负载C则连接至吊索E的下端。挂钩2A包括打开装置3A,该打开装置适于由位于直升机1A中的操作者以电动或机械方式来致动。挂钩2A的打开释放了吊索E的上端。换句话说,紧急情况下,或在操作结束后一旦将负载C放下,吊索E就会与负载C一起掉落。实际情况下,存在操作者没有主动打开装置3A而挂钩2A意外地打开并释放吊索E的风险。然后,负载C在高处被释放后可能会造成损坏。如今,存在用吊索运送人员的需求。因此必须消除挂钩意外打开的危险。
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提供两个类似的挂钩来使打开系统变得冗余,其中每个挂钩都配有一个独立的打开装置。在负载的运输过程中,吊索通过两个挂钩挂接至直升机上,操作员必须执行两个独立的操作才能打开挂钩。尽管该解决方案可降低负载意外掉下的风险,但其仍有缺点。实际上,使打开系统冗余是增加了安装在直升机上的笨重、沉重、复杂且昂贵的元件的数量。另外,特别是由于认证限制,在现有的直升机上安装第二个挂钩及其打开装置并不容易。
因此,需要一种装置,能够保障吊索以消除负载意外掉落的风险,同时又能够安装在现有的直升机中。出于操作原因,当负载由保障装置保障时,还必须能够手动释放负载。
在不同于负载掉落的另一技术领域中,从专利申请GB2267121中已知,可用于支撑通过直升机挂钩悬挂在吊索上的操作员。这种悬挂由皮带来固定。
在不同于负载掉落的另一技术领域中,从专利申请US4337913已知了一种包括环的降落伞打开系统。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至少一条用于在直升机下方运输负载的吊索的装置,所述保障装置包括:
至少一条第一皮带和至少一条第二皮带,所述皮带中的每条皮带沿纵向延伸,并包括用于接合至所述直升机的末端和连接端;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被设置为在关闭状态下连接皮带的所述连接端以形成能够支撑吊索的整条保障皮带,并被设置为在打开状态下释放皮带的连接端以使所述吊索掉落,所述连接机构适于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承受1500kg的牵引力;和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设置为在输入机械力之后打开所述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级联减力装置,所述级联减力装置减少了由所述吊索的支撑而引起的、抵抗所述连接机构打开的抵抗力,从而使得对于由所述吊索的支撑产生的1500kg牵引力,所述输入机械力小于20kg。
借助于所述保障装置,由于所述保障装置将所述吊索固定在所述直升机上,因此可消除在所述吊索下运输的负载意外掉落的风险。该保障装置可以附加方式安装在现有的直升机上,这降低了获得安全性的成本。除了常规的保障装置之外,该保障皮带还可使所述吊索的固定变得冗余。借助于其减力连接机构,所述保障装置可通过实用的方式打开,若没有该设置,抛落负载对于操作者来说则很费力。因此,即使在夹紧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最佳方式投下所述负载。所述致动器使得可在距所述连接机构一定距离处来释放所述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思可普国际有限公司,未经伊思可普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3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