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哌啶类衍生物的盐、其晶型及盐、其晶型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26325.3 | 申请日: | 201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6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尤凌峰;邵成;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A61K31/472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哌啶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苯并哌啶类衍生物的盐、其晶型及盐、其晶型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公开了(E)‑3‑(4‑((1R,3R)‑2‑(4‑环丙基苯基)‑6‑(1‑乙基‑1H‑吡唑‑4‑基)‑3‑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1‑基)苯基)丙烯酸的L‑赖氨酸盐、其I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式(I)化合物、其I晶型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更好地用于临床治疗。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7年6月20日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466845.3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3-(4-((1R,3R)-2-(4-环丙基苯基)-6-(1-乙基-1H-吡唑-4-基)-3-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1-基)苯基)丙烯酸的盐、其晶型及盐、其晶型的制备方法,以及盐、其晶型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与雌激素受体介导的或依赖性的疾病或病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雌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类固醇类激素,在生殖系统、骨组织、心血管、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雌激素信号传递系统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骨质疏松、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等的发生与发展均与雌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雌激素信号通路的一个重要蛋白是雌激素受体(ER),ER是甾体激素受体,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包含两种亚型: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的ERα(1950年发现)和ERβ(1996年发现)。ERα主要分布在子宫、卵巢、睾丸、垂体、肾、附睾和肾上腺中,而ERβ主要分布在前列腺、卵巢、肺、膀胱、脑和血管中。由于全激动剂或全拮抗剂都有较严重的副作用,SERM的研究应运而生。其“选择性”是指SERM在某些组织如骨、肝、心血管系统ERβ集中区中表现为激动剂,而在另外一些组织如乳腺中表现为拮抗剂。其在子宫(ERα较显著区)中可以是激动剂,也可以是拮抗剂。他莫昔芬,其属于被称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的一类化合物,具有稳定ERα并略微上调ERα受体水平的作用;与此相反,氟维司群(fulvestrant)引起ERα的快速降解,加剧ER受体信号通路的阻滞,此类化合物被称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s)。这些SERMs和SERDs的作用机制的差异似乎也是引起这些化合物抵抗的机制。很多他莫昔芬抵抗而ER保持阳性的肿瘤对氟维司群依旧敏感。临床发现,SERDs如氟维司群能够有效治疗一些ERα阳性,他莫昔芬耐受的乳腺癌。因此,引起ER-alpha降解的化合物可用于延长抗雌激素疗法(可能依次使用不同的SERMs、芳香酶抑制剂和SERDs)成功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持续时间。
公开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介导的调节剂专利申请包括WO2014165723、WO2014151899、WO2014141292、WO2014191726、WO2015092634、WO2014135834、WO2014106848和EP1113007A。
WO2017107754(申请号PCT/CN2016/108367,申请日2016.12.02)中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毒的针对雌激素信号通路的SERD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对E与ER的结合的抑制作用、ER降解和MCF7细胞增殖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特别在ER降解的Emax值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其化合物结构如式II所示:
但是,式(II)所示化合物的溶解度较低,影响其成药性。此外,无定形的药物产品没有规则的晶型结构,往往具有其它缺陷,比如产物稳定性较差、析晶较细、过滤较难、易结块、流动性差等。因此,改善式(II)所示化合物的各方面性质(如溶解度、化学稳定性)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6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 下一篇:HIV抑制剂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