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机动性全地形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0796.3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6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M.佐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佐纳毛罗公司之佐纳工程和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65 | 分类号: | B62D55/065;B62D55/08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小文;李建新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性 地形 车辆 | ||
一种用于紧急和救援民用活动中或农业或运土活动的大型高机动性全地形车辆配备有至少两个铰链前腿部和至少两个铰链后腿部,该至少两个铰链前腿部和至少两个铰链后腿部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相应履带组件,该履带组件由直接与履带组件相关联的相应电动马达驱动。每个铰接腿部绕两个相互正交的轴线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车辆结构,以既允许改变在每对履带组件之间的履带宽度距离又允许改变车辆结构相对于每个履带组件的高度。每个履带组件绕水平横向轴线和竖直轴线两者并且绕纵向轴线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相应腿部。车辆结构优选地具有绕纵向轴线铰接的前模块和后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机动性ATV(“全地形车辆”)类型的车辆,其例如可用于紧急和救援民用活动中或农业领域中或用于运土活动中等。在一方面中,本发明也适用于水陆两用车辆的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过去已经提出了上文指出的类型的各种类型的车辆。然而,到目前为止,提出的车辆都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在(例如,在诸如地震、滑坡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后的紧急情况下)极其难以到达的区域中的干预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标。
本发明的目标是生产一种能够最佳地满足上文指出的需求的车辆。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用一种其配置可快速适于任何具体用途的车辆来实现前述目标。
另一目标是提供上文明确的类型的车辆,其将高机动性车辆的特征与具有用于装载人员和/或材料的高容量且还配备有高效率推进系统的车辆的特征相组合。
附加目标是提供一种车辆,其还能够被配置为水陆两用车辆并且被布置成在恶劣环境中容易地前进,从而保护车辆的乘员的安全。
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上文指出的类型的车辆,其允许乘员执行地面上的操作,例如使巨石和碎片或雪中的挖掘物位移的操作,从而允许操作者留在车辆内。
发明内容
鉴于实现前述目标,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机动性全地形车辆,其包括:车辆结构,该车辆结构包括用于运输人员和/或材料的至少一个模块;以及至少两个前腿部和至少两个后腿部,其铰接到车辆结构并且承载相应履带组件,所述车辆的进一步特征在于:
- 每个履带组件承载用于致动履带的相应电动马达,
- 所述铰接前和后腿部中的每一个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铰接部段,并且具有铰接到车辆结构的第一端部部分和铰接到相应履带组件的第二端部部分,
- 每个腿部的前述第一端部部分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二者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车辆结构,该第一轴线相对于车辆结构竖直取向,该第二轴线相对于车辆结构水平取向,
- 用于使腿部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的致动器装置与所述第一轴线相关联,该致动器装置能够被致动以改变腿部绕所述第一轴线的位置并且改变相应履带组件相对于车辆结构的中间纵向平面的履带宽度距离,
- 用于使腿部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的致动器装置与所述第二轴线相关联,该致动器装置能够被致动以改变腿部绕所述第二轴线的位置以相应地改变车辆结构相对于由所述腿部承载的履带组件的高度,
- 每个腿部的前述第二端部部分绕第三轴线和第四轴线两者以及绕第五轴线以铰接的方式被连接到相应履带组件的支撑结构,该第三轴线水平取向,该第四轴线竖直且相比于所述第三轴线正交地取向,该第五轴线平行于履带组件的纵向方向取向,
- 履带组件绕所述第三水平轴线的铰接优选地是可自由旋转的铰接,这允许履带组件在所述车辆正在移动的同时接合成处于俯仰自由的运动中以沿循地面的轮廓,
- 用于使履带组件绕所述第四轴线旋转的致动器装置与所述竖直第四轴线相关联,该致动器装置能够被致动以改变履带组件绕所述第四轴线的位置,以例如在履带组件相对于前述中间平面的履带宽度距离改变时维持履带组件平行于车辆的结构的竖直纵向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佐纳毛罗公司之佐纳工程和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佐纳毛罗公司之佐纳工程和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0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前部结构
- 下一篇:跨骑型车辆的座椅铰链构造